,想在城西再租一个宽敞的院子,一半做库房,一半留着做工。他打算邀请交好的师兄弟前来帮忙,到时候吃住都要安排。
&ep;&ep;先前林大河出事,林老爷子就在后悔把儿孙护的太好,有事时候,居然没人能够独当一面,帮他承担。
&ep;&ep;如今二儿子有心自立,他自然要支持。
&ep;&ep;于是,林家在城西又以每月五两的价格,租了一个大院,离得便宜坊只隔了一条巷子,平日出入方便,就是抬着打制好的木器过去也极容易。
&ep;&ep;便宜坊大院里,各个摊贩和铺子掌柜见了,自然都是羡慕。但让他们更出乎意料的,整个大院生意最好的,还不是木香阁,居然是少有人问询的水果摊子。
&ep;&ep;这倒是要归功于,木香阁赠送给客人的小果篮。
&ep;&ep;客人眼见果子新鲜,还算难得,回家之后,几乎都把果子送了父母长辈。
&ep;&ep;人老枯干,不及年轻人鲜活,又是冬末春初的时候,一个鲜嫩甜美的果子,吃下肚子,简直就同枯萎的花朵得了雨露,简直太惹人喜爱了。
&ep;&ep;于是,但凡吃了果子的老人家,没有一个不念着的。
&ep;&ep;孝字当头,再苦也不能苦父母。
&ep;&ep;很多人就派了小厮到木香阁问询果子的出处,知道便宜坊里就有卖,就顺理成章的找了过去。
&ep;&ep;一两银子对于贫苦人家来说,实在是天价。但对于富贵人家来说,一两银子哄老人欢喜,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
&ep;&ep;而林家的果子有限,每日就那么几十个,也不是谁去买就能买到的。
&ep;&ep;这般倒是让便宜坊每日的门口异常热闹,各家的小厮或者婆子,也加入了等待开门抢购特价用物的百姓大军。
&ep;&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