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这九支梅花之所以活灵活现,好像在随风飘动一样,这不是梅花的关系,而是那九根树枝的关系。
韩孔雀虽然对书画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他其实跟程军没有什么区别,都属于外行,也就是说,他们都从来没有画过画。
而刘鸣玉不同,他从小接触字画,对中国水墨画更是很有研究,他不像韩孔雀和程军一样,第一眼就被那各有风姿的梅花吸引,而是依靠专业,一下抓住了重点,看出那九根梅枝的特别。
这幅画的重点在梅花,其次是九根梅枝,而那层层叠叠的山石和隐在山间的树木,则全都是用的淡墨,所以这些虽然画工很不错,但也只能是背景。
所以外行看热闹,他们往往一眼就会被画中的梅花吸引,从而错过了很是特别的梅枝。
要知道这幅画最重要的就是那九根梅枝,因为这是消寒图,所以在这幅画的背景之下,作者最开始着重画出的肯定是那九根梅枝,有了这九根梅枝,后面的八十一朵梅花才会在后来的时间中一一填补上去。
“小韩,我很喜欢这幅画,不如把这幅画让给我?”刘鸣玉收回目光,立即对准了韩孔雀。
韩孔雀细细的观看着用特殊方法勾勒出来的几根干枯的梅枝,这种画树枝的方法很是特别,怎么说呢!就算韩孔雀是外行,他也能够看出,说梅枝是被画出来的,还不如说是被写出来的,而这种枯笔淡墨的作画手法,韩孔雀想不知道都很难。
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入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作者在书画方面的根基是多么的雄厚。
这样的画法,最出名的就是明代唐寅,这种构图用的是折枝法,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笔浓墨画之,使梅枝的枝干更显苍老挺拔。
知道了折枝法,那自然就会想到积墨法,这九根树枝上的梅花,有些也是以积墨法画出,一朵朵梅花栖于枝头,好像正在迎风怒放,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
此时韩孔雀已经恍然大悟,怪不得那画上的一副字他怎么看怎么眼熟,因为那就是唐寅真迹。
根据字和画的特点,这幅画应该是唐寅真迹。
在写意技法和花鸟画的境界方面,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明清时期还真没有人超过唐伯虎。
而其中唐寅花鸟画的代表作《枯槎鸲鹆图》,跟这幅画的画法很相似,都是用折枝法画的树枝,用积墨法画出枝干上的八哥或者是梅花。
可以说这幅九九消寒图,唐伯虎用的心思比《枯槎鸲鹆图》更多,这幅画也表现出来了作者更多的功力。
这副九九消寒图,不管是山、树、树枝还是梅花,都要比《枯槎鸲鹆图》更复杂,也更能显示作者的功底。
韩孔雀不知道刘鸣玉看出来了什么,但这么一幅画,如果让韩孔雀出手,那自然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
“不知道刘哥能出多少?”韩孔雀似笑非笑的道。
唐伯虎的画自然不便宜,曾经一副不到两平尺的山水画就拍卖到四百多万,平均每平尺两百万,当然这是大幅画作的价格,小幅的价格肯定没有这么贵,一般在每平尺几十万上下。
韩孔雀这副九九梅花消寒图,是70x46厘米,这么大有多少平尺?平尺,差一点就要三平尺,如果按照两百万一平尺计算,那就是六百万。
而一副名家名画,可不是这么计算价格的,以韩孔雀的见识,他自然知道,这幅画虽然是一副消寒图,但其价值绝对不比《枯槎鸲鹆图》要低。
要知道《枯槎鸲鹆图》是唐伯虎的代表作之一,现在馆藏在魔都博物馆,这么一副名画,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你出个价,只要合适我就要了。”刘鸣玉毫不拖泥带水,而且算计的也很精。
韩孔雀摇了摇头道:“这幅画我也很喜欢,所以......”
韩孔雀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却很明白,没有足够的代价,他是不可能卖出这副画的,毕竟他是真的很喜欢。
当然这么一副画,他办公室里的这些人都很喜欢,不管是懂画的刘鸣玉,还是不懂画的程军和江林,他们看着这幅画也很喜欢,好的东西它就是好,不管懂不懂,都能让人喜欢。
“一百万,有钱难买心头好,碰到一副自己喜欢的精品水墨画不容易,虽然这幅画没有落款,但凭画工,我认为值一百万。”刘鸣玉道。
刘鸣玉直接出价,但他也点出来了,这幅画毕竟没有落款,并不能证明是哪位名人的字画,所以这个价格已经是天价了,希望韩孔雀不要坐地起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