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最为庞大的,是一千年前“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北宋国都东、京城。
公元前364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开、封兴建了著名的大梁城,此后2200多年间,历代统治者在这块土地上又建起了唐汴州城、北宋东京三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
战乱与河水泥沙一次次将这些辉煌一时的名城掩埋,人们又一次次地在原址上重建家园,掩埋在泥沙深处的座座古城,就“叠罗汉”般叠加起来。
北宋王朝在开封建都长达168年,当时的国都东、京城却在盛极之后又神秘消失。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都城之一,寻找它的下落。一直是考古工作者的目标。
梦寐以求的机遇终于在1981年出现:在开、封龙亭湖底清淤过程中,规模宏大的明代周王府遗址突然浮现。
据史书记载,周王府是在宋、金皇宫基址上修建起来的,但周王府的下面,真的埋藏着一座千年皇城吗?
大规模的“宋城考古”从此拉开了帷幕,东、京城终于呈现在考古工作者面前。
考古发掘情况表明,北宋东、京城是一个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由内向外依次筑有皇城、内城、外城,并各有护城壕沟的都城。
它不仅城高池深。而且墙外有墙,城中套城。
周长近30公里、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的外城遗址全部淤埋于地下2米~8米的深处,在对外城西南角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外城城墙仍残高米,城墙底宽米,顶宽4米,版筑的城墙异常坚硬。
在寻找宋城的过程中,还意外发现了很多上下叠压在一起的其它城址,由此撩开了传说中开、封城下“城摞城”的神秘面纱。
在今日开、封著名的龙亭景区地下约8米深处,是北宋东、京城的皇城遗址所在地。它分别与金皇城与明周王府紫禁城遗址相叠压。
内城是东、京城的第二道城墙,它在唐代汴州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
考古勘测还表明,北宋内城较现存的开封明清城略小。其东西墙坐落在唐汴州东西墙之上,上层又与明清开封城相叠压。
其南北墙则分别处于今开、封旧城区南北部一带,残墙距地表10米~12米。
为探明宋金城墙的结构和叠压关系,考古工作者在宋内城北墙西段进行了考古发掘。
发掘情况表明,明、金、宋三座城墙自上而下叠压在一起,城墙虽系夯土版筑而成,但夯层、夯窝均有明显区别。
明周王府萧墙遗址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淤埋于地面下3米至5米深。
从周王府紫禁城北墙的城墙解剖情况看。发现城墙分为两部分,上层为明周王府紫禁城北墙,下层为宋皇城北墙,两墙相互叠压在一起,证实了明周王府确系利用宋宫旧基建造而成。
考古勘探还证实,位于“城摞城”最底部的唐汴州城,其东西墙叠压在北宋东西内墙的东西墙下,南北墙则由于金代后期的毁坏。残墙淤埋于现地表下10米到12米深处,城墙残高1米至3米、残宽10米左右。
除了“城摞城”、“墙摞墙”,考古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路摞路”、“门摞门”、“马道摞马道”的奇特现象。
繁华的中山路是开封市旧城的中轴线,其地下8米处,正是北宋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通衢大道--御街。
中山路和御街之间。分别叠压着明代和清代的路面,这种“路摞路”的景观还意味着。从古代的都城到现代的城市,层层叠加起来的数座开、封城,南北中轴线居然没有丝毫变动。
李达确实是这一方面的专家,通过他的介绍,韩孔雀已经对这里的这座地下宝库十分感兴趣。
在李达的带领下,韩孔雀亲自去了考古现场。
现在,在开、封城墙西门大梁门北侧,发掘出一条晚清时期的古马道遗迹,并在其下深约1米处,又发现了一段保存完好、人行道和礓(旁石加察)清晰可见的古马道遗迹。
令人惊奇的是,在第二层古马道下约50厘米深处,又发掘出一条砖层腐损严重、使用时间较长、年代更为久远的古马道。
三层古马道上下层层相叠,以立体的形式真切展示了开、封城下“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再次为“城摞城”现象的研究增添了更为确凿的实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