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中罗贯中描述诸葛亮“身长八尺、器宇轩昂,观之有神仙之姿”,其刻画可谓入木三分,端坐与长沙府内堂之中的孔明峨冠博带,英伟不凡,与之相对便觉一股俊逸轻灵之气扑面而来,令人不由自主的便心生好感,确是天下第一流的人物!且此时二十二岁的他可不是当日那个初出茅庐的书生,与荆州之处精彩绝伦的设计步步进取天衣无缝,在扬州建武力,招贤才,平山越,定民生,这一切都让他在这乱世之中声名鹊起,便是比之周瑜鲁肃二人亦不遑多让。
孔明此来长沙便是与孙策进行一场谈判,既然是谈判双方就要具备对等的地位,因此在谦虚有礼之中其言行举止也带着凛然有威,此次前来他就是扬州刺史大汉皇叔刘备的全权代表,有擅专之利。对于孙策麾下的这两个重臣,孔明在事先便会有着深入的了解,只有了解了对方的特点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对双方达成一致至关重要。
除了战阵帅才之外,周瑜与音律之处亦有着精深的修为,当年江东小儿都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言,其水龙吟、长河吟皆乃顶尖杰作,为当世爱乐之人视若珍宝。便是燕王刘毅对其在音律上的成就亦是极为推崇,朗生本人可能不同音律,但他的所言却是无人敢于轻视的,据说燕王王妃亦是当今大家的蔡琰在听了周郎所谱的水龙吟之后对其亦是极为赞赏,许之为当今之世能在此道之中集大成之人!相对与燕王的赞叹,蔡琰之语就相当于专家的评价了,何人还会质疑?
当年刘毅迎接献帝到达北平,所发的第一条诏令便是招江东二张与江东周郎入朝为官,对于周瑜音律之外的才能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肯定,其时张竑张昭兄弟二人奉召前来令朗生喜不自胜,亲自出迎其与北平城外,如今二张一为冀州别驾,一为司州别驾皆是位高权重声名显赫的名士,亦足以体现当日燕王眼光的精准,相对而言周瑜就是他心头的一个遗憾了,倘有此人辅佐,此时的甘宁就要轻松多了。
传言之中刘毅称周郎“统兵之处不下与己,谋略之间不输奉孝”,这在众人眼中已然是最高的评价,而周瑜当时刚刚投奔孙策方才崭露头角,天下众人对刘毅的眼光虽不怀疑但也多半认为其言之中便有夸大之意!刘郎生自起兵以来百战百胜从未有过败绩,而郭嘉在奔狼并州两役之展现出的才华亦是令人叹服,一个年方弱冠之辈岂能如此厉害?这个看法显然是人之常情,不过还有一人却对刘毅之言丝毫不加怀疑,甚至对他诏周郎入京的举动颇为后怕,此人当然就是孙策。
正如庞统孔明这对至交好友相互之间的了解一般,孙伯符是最知自己这个义弟的才能的,却是如何也想不通为何刘毅也能知之甚深?以其在北方的实力地位加上朝廷大义在手,若不是周郎与自己有兄弟之义此事还真的颇为难说!当日也曾与公瑾笑言刘叔父亦是汝之知音之人,周瑜对此一笑置之,可心中亦有着与兄长一般的疑问。这南北相隔千里,刘毅又如何知之?便到此时他也没有将之想个通透!
此后周瑜相助兄长逐渐由弱变强,将眼前强敌一一击败不仅以武力威慑扬州豫州之地更是为其建立起了一支天下无敌的水师,其间更有凌操、蒋钦、周泰等一干俊才加入孙策麾下,得左右之盛后的小霸王更是春风得意!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周公瑾不但用出色的表现证明了燕王对他的夸赞绝非虚言也赢得了孙坚麾下一众老将的信任,似程普黄盖初始还有怠慢,但随着周瑜的建功立业对之亦逐渐心腹,无论为帅还是为人,周郎的风采都令人折服,在军中更是拥有崇高的威望。
与刘备争夺扬州失利是孙策今生最大的一个挫折,甚至还在丧父之痛之上,有那么一段时间便是英雄如小霸王都有些意志消沉,此时也是周瑜出于至诚的兄弟之义才让他逐渐走出了这巨大的阴影!痛定思痛,扬州之战的败因并非在于刘备的决绝和刘毅的相助,根本还在孙策本人对于形势过于乐观的估计以及对扬州隐伏危机准备的不足,其时周郎在鄱阳精练水军,群臣之中唯有鲁肃对他的决定提出了异议,可鲁子敬也并未想到刘毅的决定是如此的雷厉风行!根本没有给孙策半点准备的时间,当然所有人也不会知道此事之中存在的玄虚,若非当日朗生与蔡琰甄宓改装前往万花楼一见风若曦又在天香楼凭借远超超人的听觉听见鲁肃诸葛瑾的言谈,其后的扬州之战还不知会有怎样的变化,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数,倒也不能太过苛责孙策!
重新振作起来的小霸王在一众干才的齐心合力之下占据荆南三郡又将交州收入囊中,加之扬州西侧一步依然在其手中此时的实力虽不比全盛之时却也算恢复了元气,得到士家多年积累的大量财富人力之后,胸中的那颗雄心又再度奋发起来,此时正值刘毅曹操双雄在汉中中原两处大战,孙策与坐山观虎斗之中亦是想要有所作为!
实力占据极大优势之后刘毅选择了以稳为主的战略,但不得不说在大战之始他沉稳的有些太过,有了患得患失的心理,这些就会体现在他的布局与用兵之上,而对燕王的举动南方三雄都无时无刻不在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对此孙策周瑜鲁肃等人的看法一致,刘毅的稍嫌异常绝不会维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