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武人不就指着这个么?”杨亮笑道:“没有仗打,如何升官发财?”
众人轰然大笑。
但杨亮的话,确实是所有武人的“价值观”。只要朝廷不堵死他们上进的渠道,让立了功的武人也能升官,甚至入朝当宰相、枢密使,增加他们的食邑,给他们荫庇子孙为官的名额,让大伙都谈论他们的武功,那么他们就敢舍命搏杀,将一切敌人横扫干净。
“那你说说,这一仗该怎么打?”邵树德问道。
“拣选精锐,给敌迎头痛击,臣愿为先锋。”杨亮说道。
“你猜朕会怎么打?”邵树德摇了摇头,继续问道。
杨亮一窒,半晌后才道:“陛下定然屯兵于此,以逸待劳。先以坚壁消耗贼人士气,待于阗大军攻至疏勒的消息传来后,贼军心不稳,此时大举出击,可获全胜。”
“看来朕的用兵套路都让你们摸清了。”邵树德自嘲一笑。
“陛下这般用兵,无懈可击,符合兵法正道。”李嗣源认真地说道:“便是臣处在萨图克的位置,也想不到破解之策。”
邵树德闻言哈哈大笑。
打了大半辈子仗,他其实是真正的沙场老油条。各种战术打法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对部队的熟悉也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再加上他谨慎、稳妥的风格,对手也很绝望啊。
能打赢,才是硬道理。
这种如果都不算名将,那真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名将了。
“贼众一时半会还来不了。”邵树德坐了回去,道:“城池加紧修缮一下。其余人等,该操练部队的操练部队,该刺探军情的刺探军情,该征粮的征粮,按部就班。自乾符末开始,朕打了三十七年仗了,萨图克这种黄口小儿,朕有好几种办法玩死他。勿忧,小场面,这比恢复西域农业生产容易多了。”
“遵命。”诸将纷纷应道。
萨图克北上的势头还是很猛的。
兵变成功后,他花了二十天的时间稳固局面,与各部首领勾兑利益,换取他们的效忠。差不多忙完后,便征调了两万多大军,离开喀喇沙,一路北行。
五月十五,他接到了跋禄迦样磨人覆灭的消息,十六、十七两天,陆陆续续遇到了不少南奔的样磨酋豪、溃卒。
得知战斗的经过后,他曾经有过一瞬间的动摇,但在与萨曼尼长谈后,他坚定了继续北上的决心。
五月十九,伊鲁格所部与南下的热海突厥遭遇,双方大战三场,突厥不敌溃去。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聚集在拔涣城一带的夏兵很多了,可能不下三万人,加上突厥,总数突破四万毫无悬念,甚至可能达到了五万。
而他们这边,即便算上沿途强拉入伍的各部丁壮,人数离三万还有点距离。
兵力处于劣势,长途行军之后,体力也处于劣势,还有必要北上吗?
但就此撤退更不可取。
首先是士气方面的巨大消耗。一旦撤走,强拉入伍的丁壮很可能会逃散一空,喀喇沙各部首领、官员们也会怀疑阿斯兰汗究竟能不能成事。
这种怀疑,对于一个刚刚靠兵变上台的人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最后,夏军的游骑并不少。他们一定在密切观察着回鹘大军的行踪,一旦确定他们调头南返,很可能派出骑兵进行追击,届时局面就不可控了。萨图克隐隐觉得,这样很可能会造成耻辱性的大溃败,还不如面对面拼死一搏呢。
于是继续北上。
五月二十、二十一两天,突厥人的袭扰越来越频繁,力度也开始加大。
大军行进的速度慢了很多,精神也高度紧张。
二十二日,他派古拉姆军出击,抓住一股突厥人暴打,斩其首数百,才终于令其溃去,不敢再靠近骚扰。
二十三日,担任先锋的伊鲁格汇报,已远远看见了思浑河以及在河西岸的夏军营垒。
收到消息的萨图克陡然升起种不真实感:竟然真的一路让他们走到了这里,获得了与夏军决战的资格?
他当场下令主力停止前进,开始扎营。同时带着古拉姆卫军前行,于当天午时抵达了拔涣城以西数里,与伊鲁格的先锋汇合。
“咚咚咚……”旷野之中突然响起了连天的鼓声。
萨图克放眼望去,却见对面的营寨大门洞开,一队队骑兵冲出营垒,在旷野之中聚集起来。
随后,大群步兵也鱼贯而出。
漫天烟尘之中,时不时传来阵阵铿锵的甲叶声、齐整的脚步声。
萨图克神色一变。
沙场老手光听声音就知道,你面对的是什么敌人。
夏军步兵装备精良,忙而不乱,没有一丝鼓噪喧哗,专心致志地列队。动作没有走形,没有拖延,各营各就各位,快捷准确。
没有十年以上的刻苦训练,做不到这般严密精准。
没有厮杀多年的心理素质,做不到这样旁若无人,举重若轻。
他们,不好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