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张献忠在北美兴风作浪,总的来说,折腾地倒是不错。
根据派往北美地区视察情况的人员回来报告,张献忠已经占据了整个阿拉斯加及加拿大西海岸。
除此之外,还包括华盛顿、爱达荷、蒙大拿、俄勒冈这四州,以及怀俄明西北部和加利福尼亚北部地区。
这仅仅是在张献忠所部人数只有不到二十万左右的情况下,要是给他五十万人,估计整个北美洲的西海岸都能让他打下来。
也许是西班牙这个配角实在是太过废柴了,面对被某新皇的狗腿子洪承畴吊打的张献忠,居然被这厮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勉强还击了几次,然后便遭到了更为猛烈的打击,双方每对阵十次,西班牙人能输掉其中的五六次,余下也是以平局居多。
经过大明王师教训的张军到北美,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感觉,尤擅山地战、伏击战、游击战、夜袭战、劫粮道等非主流战术。
成建制的阵地战,擅长方阵的西班牙人未见得能告负,但其他战术类型,就完全不是张军的对手了。
张献忠将俘获的西班牙人一部分用来交换自己被俘人员,余下的则用来换取银币。
西班牙人不是没用假银币糊弄过张献忠,只用了一次,便被狠狠地教训了一番。
尤其是看到俘虏变成了人彘之后,惊呼对方为魔鬼!
倒是也想将牢房里羁押的张献忠的士兵也给如此对待,但考虑到己方被俘人员太多,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在那之后,便老老实实地跟张献忠交换战俘,但这远远满足不了张献忠的胃口。
几乎每个月,张军都会出动至少五六万人马去进攻西班牙的人的地盘。
张军里的汉人数量并不算多,但拉拢了不少印第安部落。
只要愿意去打西班牙人,并且能够有所斩获,张献忠便会赐予他们从本土运来的好物件。
印第安酋长们对于大明出产的新式油灯、文具、各种火器都很感兴趣,也愿意在保留自有地盘的前提下,与张献忠合作。
张献忠无意各印第安部落的地盘,而且立下字据,并当众发誓,永远不派兵占领这些本地伙伴们的土地,这才让对方放心。
汉人对放牧完全没兴趣,更擅于耕作与捕鱼,而且能从本土获得不少物资,故而与印第安部落存在极大的互补性。
双方的合作是互利互惠的,而且西班牙人对待印第安各部落也的确没有什么仁慈之心。
于是双方在有了供同的敌人之后,便携起手来,此举直接让张军可以出动的兵力翻了两倍多。
张献忠负责提供各种火器以及物资,印第安人则提供武士、战马、牛肉。
打下西班牙人的地盘之后,自要不适合耕作或建立城池的地方,一律可以划归各部落用来放牧。
经过几次合作之后,张献忠便找到了印第安酋长们的弱点,那就是土地和物资!
只要拥有了后者,再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获得前者,各部落的酋长们便会对自己非常顺从。
张献忠登基称帝之后,有个侧妃还为其产下一子。
顾盼多年无果的张献忠不禁大喜过望,将此子定名为张天宝,寓意天赐之宝!
自己百年之后,便将皇位传给儿子,可以延续自家的香火和大东帝国的国祚了。
对于这个幼小的儿子,老来得子的张献忠自然是爱护有加。
还当众警告过,若谁敢对皇子下毒手,便要其不得好活,相关人等都要为皇子陪葬!
张献忠相信,自己起码还有二十年好活。
待自己殡天,儿子已然二十多岁,只要不是个傻子,便能可继承大统,手下将领莫敢不从。
对于如何约束功高震主的手下将领,张献忠也有办法。
先要对自己发誓,今生今世不能反叛,否则其他忠良便可群起而攻之。
其次便是建立起一支只受自己控制的卫队,兵力在万人规模,全部为精骑。
最后扩建位于温哥华的都城,即使他地失陷,只要坚守都城,便可得到来自本土的支援了。
自己登基称帝,又何颜面祈求大明皇帝的保护呢?
信里该如何自称?又如何称呼大明皇帝呢?
张献忠早就想好了,于是“大皇”与“小皇”便诞生了……
鉴于石某人自称儿皇帝,张献忠便自称为“小皇帝”!
称呼大明皇帝朱慈烺为“大皇帝”简称“大皇”!
至于崇祯……
不给他写信就不用为称呼发愁了!
名称上有意与朱慈烺平起平坐,但双方实力对比过于悬殊。
对此张献忠也是心知肚明,故而在字里行间,对昊菁大皇帝表现出无比的恭敬。
每封送往大明的亲笔信,基本上都是阿谀奉承拍马屁,外加所要物资给养。
当然,空口无凭,张献忠也知道“大皇帝”不是晋惠帝那个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