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都还没掰扯清楚,就打算带着观众走向世界,还欣赏老外所谓的高雅艺术,这不是开玩笑嘛。
要是让易青来操办的话,他的想法就一个一一接地气!
不搞那些玄乎乎的东西,什么交响乐,芭蕾舞的,通通闪到一边去,老子要弄就弄一个老百姓喜欢,爱看的春晚。
当然了,这么大的平台,也不能光搞那些小玩意儿,毕竟这是春晚,哪怕是地方台的春晚,也得有它的文化象征意义。
首先,春晚既要有对国富民安、国计民生等大事的关注,又要对家庭矛盾、养老、婚恋等柴米油盐的小事有所反映。既要表现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幸福和愉悦,又要对守护边疆的战士、在工作岗位坚守的普通职工以及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送去新春祝福。既要照顾中老年观众的文化趣味,又不能忘记小镇青年和广大乡村观众的欣赏习惯。毕竟,春晚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带有全民色彩的文化舞台。
其次,春晚还应该呈现出一种包容性和多元化的文化景观,不应该被搞成是整齐划一和自上而下的文化宣传,而是应当吸纳不同的表演风格和文化形式。
例如,主流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结合,就像央视的春晚,人家从1984年就开始邀请港台的演艺明星参加春晚,这不仅推动港台流行文化在内地传播,而且实现了内地与港台的文化融合。再有就是高雅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汇,既有男高音等美声唱法、京剧、昆曲等国粹经典,也有娱乐演艺明星的成名曲,还要有出身草根等非职业达人们的才艺表演。还有就是民族文化、小众文化等的展示,央视后来每年春晚,少数民族舞蹈和歌曲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一些受到青年人欢迎的节目也会闪亮登场。
总之,春晚就是个大杂烩,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不可能做的每个人都满意,别阳春白雪,也别下里巴人,但是得保证每个人都能在这锅大杂烩里面找到自己喜欢的那口菜。
易青脑子里想着,手上就不由自主的开始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这笔和本都是上午开会前发的,本子前面已经被易青当成了稿纸,写满了《五月槐花香》的稿子,下午才算是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
易青以前没搞过大型文艺演出,不过有着前世的诸多记忆,一点儿也不妨碍他照猫画虎,同时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时间段的将晚会每一个部分设计出来。
开场自然是要热闹的歌舞表演,开门红就得热热闹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说直白点儿就是炸台,一下子就把整个舞台炒热,让每个看这场演出的人瞧的第一眼就得有这种感觉。
卧槽!过年啦!
然后就是~~~~~~~
易青正写着,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下意识的抬起头,正好和王台长来了个对视,吓得手里的笔都差点儿掉地上。
王台长还特含蓄的点了点头:“下面,让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心来的易青同志,也来谈一谈他的看法,请吧,小易同志!”
这咋还点名了呢!?
易青有点儿懵,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都在发懵。
易青?
易青是谁?
哪个是易青?
所有人在这一刻都集体做着同一个动作,东张西望,看来看去,瞧见一个陌生的面孔都要盯上好几秒钟。
嘿!说的是不是你啊!?
易青这边也有人在盯着,不是别人,正是李虹,眼神一个劲儿的在催促。
王台叫你呢,赶紧的啊,屁股黏在凳子上了,赶紧给我站起来。
易青知道今天这一劫是躲不过去了,尽管不情愿,可还是磨磨蹭蹭的站了起来。
一瞬间,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
哎呀!小爷要被烤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