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后,努力上进的毕岩军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两个人的感情也突飞猛进,情窦初开的陈小旭,已经对这位处处关心自己的大哥哥,产生了别样的感情,但很快两人就不得不面临分离。
一对儿热恋中的年轻人每日书信传情,以表达彼此的相思,直到有一天陈小旭从《夜幕下的哈尔滨》作者陈屿处得知中央电视台要拍《红楼梦》,所有主要角色都采取海选的办法选取。
这让身在话剧团,多年来演技不断进步的陈小旭动了心。
从小酷爱读书,并且在14岁就发表诗作《我是一朵柳絮》的陈小旭,对林黛玉更是一直情有独钟,认为她就是对自己的另一种解读。
但天生性格淡然,甚至有些唯唯诺诺的陈小旭却极度缺乏自信。
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远在上海读书的毕岩军,多年的相处,一下子毕岩军就猜到了陈小旭的心思。
她只是需要自己给她一分勇气,一分中肯的意见。
多年来培养的敏锐的洞察力和艺术欣赏水准,更重要对于陈小旭的了解,让毕岩军坚信陈小旭就是林黛玉的不二人选。
陈小旭对于毕岩军是崇拜的,多年来男友的进步,她看在眼里,对于毕岩军的鼓励,她非常看重,也坚定了自己争取这个角色的决心。
可以说没有毕岩军的鼓励,支持,陈小旭是没办法鼓足勇气踏出那一步的。
所以说是毕岩军成就了陈小旭的林黛玉着实不为过。
在毕岩军的鼓励下,陈小旭给红楼剧组寄去了一封至情至性的自荐信,那里面有自己对于林黛玉的解读,同时还附带一张自己的照片,照片背面则是自己14岁时发表的那首小诗。
王福林一直坚持林黛玉这个角色应该有诗人的气质,看到陈小旭的自荐信,王福林就敏锐的察觉到自己要找的人就是陈小旭。
随即立即安排陈小旭来京面试,只是见到真人,王福林有些失望,林黛玉在很多红迷的心目当中应该是美的化身。
而陈小旭的形象显然距离绝美,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但是性格和气质上的接近,还是让她最终留了下来。
就这样陈小旭进入了《红楼梦》剧组,从一开始的培训,到后面正式确定她出演林黛玉,再到拍摄完成,这一待就是三年,期间与毕岩军只能继续书信传情,而毕岩军在陈小旭进组的第二年回到了鞍山话剧团,经过上海戏剧学院的镀金,也让毕岩军的演艺之路变得更顺畅,转年他就参演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直奉大战》。
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拍摄,一代经典《红楼梦》火爆播出,一下子包括陈小旭在内的所有演员,都红了起来,但在当时对于这部剧,批评声音还是有很多,尤其学术界更是给了很低的评价。
直到京影厂的电影版《红楼梦》上映后,人们才发现剧版《红楼梦》的用心,而学术界也开始正视这部作品,积极的评价也多了起来。
但无论如何陈小旭则是实打实的红了,对于这个角色毫不夸张的说,她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情感和心血,“林黛玉”已经深深融入到她的血液里。
前世,在拍摄完《红楼梦》没多久,陈小旭就和毕岩军走入了婚姻殿堂,常年来两个人的异地相思,让两个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厮守在一起。
但异地的相思是美好的、充满想象力的,而婚姻却是现实的、冷酷的,这让两个人都对婚姻产生了失望。
结婚后两人受生活所迫,需要不断搬家,更是在日常相处中口角不断。
陈小旭似乎很难从林黛玉的角色中抽离出来,她想要一个完美的丈夫,完美的婚姻。
她整日多愁善感,她希望毕岩军可以懂自己,能够不用自己言说,对方就能猜出自己的心思,而她发现,自己对于丈夫的崇拜正在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不满与埋怨。
而此时的毕岩军已经是个三十多岁,心智成熟,生活压力巨大的男人,他需要的是妻子的理解与宽慰,但陈小旭的猜忌和无理取闹,却让他身心俱疲。
陈小旭后来在自传中也回忆说:"婚姻应该是非常严肃的。我自己呢,是因为拍摄完《红楼梦》之后,真的有了家庭的生活,才发现很多的东西,是大家相互以前没有发现而不能适应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性格,我自己那个时候的性格,棱角太多吧,不能包容别人,并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然后很难相处,实际上我演林黛玉的时候,我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很显然陈小旭一直活在林黛玉的世界,无法或者不愿意抽离自己,这样敏感、类似神经质的挑剔,恐怕是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容忍的,毕岩军自然也不例外。
很快两人就越发觉得他们的婚姻是一个错误,而两个人都很难为对方改变,最终在经过深入的沟通后,两人选择了分手。
分开的两人后来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毕岩军更是在事业上发展的愈发顺利,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演技,宽广的戏路,让他成为各类热门电视剧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