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183章三十年的宿敌
左良玉当然是不肯放这些败兵入城的,用脚后跟想也知道里面肯定混了大量流寇的奸细。可是他不放又不行,在徘徊镇之战中被打散的河南兵也陆续聚集到了武安,足有四五千人。
现在武安周边农村到处都是流寇,败兵们无处可去,也没有食物来源,真把他们逼急了,勾结流寇来打武安也是很有可能的。这年头,没饭吃的乱兵比流寇更胆大妄为。
败兵们聚集在城外,既缺少食物,也缺少燃料,还要在正月的寒冷天气里露宿野外。每晚都有伤员死去,没在战斗中负伤的人也生了冻疮。败兵们怨声载道,说“流寇放我,左镇杀我”。
尤其是没有被俘过的那些败兵,他们手中有盔甲和武器。如果左良玉再不开门,这些人绝对不介意用武力与左良玉争夺粮食和房屋。
左良玉虽然不怕他们,却也不想和他们打。一旦官军起了内讧,流寇趁机进攻,昌平兵和河南兵有同归于尽的危险。
为了防止兵变,左良玉只好接纳他们。他事先做了周密的安排,先给败兵们送了一批粮食和柴禾,暂时稳定人心,然后只开一座城门,放败兵一百人一百人地进来,有武器的和没武器的被分在两处。
没武器的人都是被流寇放回来的,里面肯定有奸细,所以左良玉把他们软禁在一片街区里,每天给点吃的,不饿死就行。反正他们没有武器,只要不让他们在城内自由活动,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有武器的有一千七八百人,这些人是自己逃来的,比较可靠,而且还有战斗力,左良玉把他们重新整编起来,算作自己的部下。由他们自己推举出一个叫罗成耀的千总负责指挥,按照和昌平兵一样的待遇供给物资。
左良玉虽然不得民心,却甚得军心,对待士兵很是优厚。在明末的大混战中,别的官军队伍越打越少,左良玉的队伍却越打越多,自有他的过人之处。尽管经常会坑队友,但是对自己的部下往往能给出足够的利益。
左良玉审问了一些被俘又被释放的军官,他们的说法大致差不多:闯军在徘徊镇之战中伤亡惨重,挖掘了一大片坟墓,军营里到处都是伤兵,粮食配给也很少。
从武安往南前往磁州的道路已经被焦得名等人截断了,联军已经形成了对武安的包围网。左良玉自知武安不能久守,必须要赶快突围。
权衡之下,刚刚和芮琦拼个两败俱伤的闯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既然他们捉了这么多俘虏却不要,说明他们的粮食危机已经到了很严峻的地步,应该比较虚弱。
左良玉不知道的是,那些多挖的坟墓里埋的不是官军就是被官军杀掉的老百姓,甚至干脆空着。而那些“伤员”,在送走了俘(本章未完,请翻页)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