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 演艺团体(2 / 2)

小说:临高启明起点 作者:吹牛者

民间艺人之类,但是普遍存在规模小,演出水平低,演出剧目不合适的问题。而且艺人大多穷困,若不能给予适当的保障,他们大多会流浪离去,完全不能“掌握队伍”。

所以尽管喜欢把“市场化”挂在嘴边,元老院在文艺流域最终还是不得不走回到“官方团体”的老路子上。

丁丁也好,整个元老院也好,都不喜欢“官办演出团体”。因为每多一个团体一个项目,就要多出一笔人头费和运营费用。

但问题是要是不自己办,很多新的演出形式和内容就完全推广不下去。现在如火如荼的临高木偶戏,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了元老院提供的大量养分的滋养才火起来的,不然就只能是家庭小戏班赶集式的演一些老剧目而已。…。。

于是“公办剧团”就随着形式和元老们的个人爱好雪球般滚动的组建起来。资历最老,名气最大的,自然是临高木偶剧团,虽然冠以“临高”的名头,实际是丁丁手下最强的演出团体;其次乃是中央实验艺术团。这个剧团下属艺术门类堪称一应俱全:音乐、话剧、音乐剧、儿童剧、各种流派的歌唱和舞蹈……不管眼下有没有条件开展,只要有元老会那么几下的,全都开设了出来选拔了专业或者业余的演员。能不能演出暂且不论,先把相关理论、知识和技巧传播下去。它属下的临高西洋乐团和民乐团经常在各种场合演奏,重大场合也客串军乐队。没错,元老院每次阅兵或者重大活动负责演奏的军乐队的成员并不是军人。排名最后的最后乃是临高戏曲社,包括元老院在本时空发掘来的民间戏曲、曲艺和从旧时空移植过来的曲艺类目。

受惠于元老院治下受薪阶层的扩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民百姓有了一点闲钱用在文化娱乐项目上,木偶剧团和临高戏曲社的总体营收状况还不错。特别是下里巴人气息浓郁的临高戏曲社,在没什么投入的状况下利润率反而比木偶剧团还要高。

总得来说,丁丁并不太愿意自己手下有这么庞大的演出团体,这倒不全是因为财政支出的问题――除了实验艺术团之外,木偶剧团和戏曲社目前都能自己养活自己。但是他知道但凡公办演出团体,年深日久必然会衍生出许多弊端和矛盾出来。根据“十人团”内部的报告,戏曲社里王涛的几个说评书的徒弟都有不同程度的“怪话”。

这事,王涛也和他谈过,他收得徒弟不少,原本多是“文艺积极分子”,在军队和企业里业余演出。后来成立了戏曲社,就把一些演出水平高的徒弟集中调了过来,由他专门传授,作为职业演员演出。

受惠于王涛在旧时空还算专业的演出水平,加上大图书馆掌握的海量音频资料:除了有传统评书,还有许多网络小说的评书版、有声版,因此一经推广立刻火爆。比起文宣部出版的通俗文艺作品,评书的受众门槛更低。因此很快就形成了“评书热”,演出邀约不断。

这股热潮固然可喜可贺,但是随着票房的大卖,一些人迅速窜红,在“角”的出现和号召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谁养活谁”这个问题。

当然,现在的王涛作为“祖师爷”还能压得住他们,但是压得住只是“口服”并不是“心服”。因此丁丁和王涛等人商量下来,与其等团体内部问题发酵出来再处理,不如现在就开始改制。

39314759。。

www.。m.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