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九章 定计(2 / 3)

的时候已经被消耗了生力,各部想法不一,也团结不到一起,发大军去干王言,始终没有一个挑头的。

或者本来有挑头的,但是在过去的多年时间中,都被弄死了,真正的苦王言久矣。

如今韩遂挑大梁,并且自己出动五万大军,蛮夷各部参加的十分踊跃,出人出马,嗷嗷叫着要干王言,重回先前的土地,解救他们的同胞。

韩遂堪称振臂一呼,云集景从,共襄干王言之盛举。

他们都想的很美好,蛮夷想着能够一下子打回去,还能到王言治下去抢掠,韩遂则是想着就算起大军干不过,也可以维持住局面。他们有一个共同,就是没想过战败了会是什么样。

….

确实,这也是不用想的,又不是没有例子。只不过他们并不认为会失败,至少也能稳定住,不至于被打崩溃。

他们承认王言的强大,但不会认为主力没来,只有一万五千兵马的情况下,仍旧强大。

王言十万兵力打袁绍五十万兵力,还把袁绍打的狼狈南逃,丢了河北,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没有人会怀疑王言麾下军队的彪悍。

但说到底,全天下真正跟王言的大兵团交过手的,也就只有袁绍一人而已。对于王言到底强到了什么程度,认知最清楚的也是袁绍及其麾下的人。

也只有他们才最清楚,先前的河北之战,去除了太原那边的战斗,在整个太行山以东的地区,王言投入的直接参与战争的一线部队,只有不到五万。余下的十来万军队,全是后勤打杂的,几乎没有战争体验。

正是这五万军队,打败了袁绍在这边的四十万人,而且并没有爆发出歼灭战,从头到尾都是有来有往的战斗。就是这样,还打崩了袁绍的四十万大军。

主要原因肯定是袁绍撤军跑路,丢了斗志,乱了军心,若不然如此有来有往,袁绍方面没有重大失误的话,必然还要打上个一年半载。这是因为王言不打城战,不求速胜。

但即便如此,五万人把袁绍四十万大军打的不敢出城,也足以说明王大将军麾下战斗力的强悍。

更为重要,更为先进的是思想,军卒们打仗不是为了吃饱饭,他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穿暖。吕布、张辽麾下的士兵都清楚他们这一次攻打凉州,目的就是在于棉花,要让更多的人冬天能够离开屋子。而他们也在给卷席的蛮夷军卒上课,让他们有美好期盼。

这就是战斗力的保证。

而这些,都是韩遂以及蛮夷部落的头人、首领们,所不能理解的……

“大将军,郭嘉来信,韩遂尽起大军,同时联结蛮夷诸部,欲一战打退我军,来春必然交战,请大将军指示。”

贾诩拿着郭嘉的来信,找到了王大将军汇报。

不是他私自翻阅信件,而是郭嘉的信就是送到将军府的,而不是送给大将军的,这是两码事儿。贾诩是将军从事,正经的大秘书,领导着将军府的工作,来信自然是他先知晓。

王言接过来看了一眼,随意的将信扔到桌子上,笑问:“文和以为如何?”

“韩遂此举,在于士强与我。盖因我之所在,去凉州千里,劳师远征得不偿失。其以为一战而退吕布、张辽,我自不再兴兵往攻。然种棉良地,乃我必取。故而诩以为,此战必打,然不能待敌攻我,我当先攻。

韩遂欲一战逐我出凉,我欲打残韩遂,或可速承凉州之地。今冬廖化可不攻草原,而攻韩遂,来春其生力已丧,如何攻我?

吕布无谋,张辽虽稳重,然无能统御大军。此二将领数万兵马,恐力有未逮。而我三年之内无南下之意,领军训练、防御、备战之事,从军司马便能胜任,我大将清闲无事。是故,或可抽调几位将军,再抽调各军骑兵,往凉州增援,以分领蛮夷之军。

….

再有郭嘉坐镇,破敌谋行我计,如此当稳操胜券,必下凉州。”

“便依文和所言。”

王言含笑点头,“除草原、东北以外,各部抽调五百轻骑,赵云、太史慈、高顺、张、高览五将入凉州增援。调拨军械粮草,即日启程,开春之前必要送至北地。”

“是!”

贾诩起身行了个礼,转身快步离去。

没有再管旁的事情,王言继续看着手中的书。

不被打疼一次,那就永远不长记性。人们的成长,就是来自于吃亏上当,毕竟从小到大,家长、老师还是其他的什么人,给讲过无数的大道理,也没有听进去,只有自己经历了才刻骨铭心。

有的人吃了亏,上了当,会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这种人会有进步。有的人不会,记吃不记打,这种人大概平庸。还有的人,既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还是不后退,这种人或许平庸,或许成功。

袁绍是会进步的,他很难得的有了霸气,有了决断,一门心思的干王言,结果被王言打崩了家底儿,还狼狈南逃,自然就会有教训。而这教训让他在面对王言的时候,心生畏惧,未战先怯。

所以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