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推进。
外面安定,内部就不行了。北方已经里里外外的收拾了一遍,再没有不服的人出头找死。所以在编练了十五万军队之后,华夏二年,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南下。
并不是单纯的打败他们,而是要一地一地的慢慢平推过去。拿下一个地方,就改革一个地方。翻旧帐,打土豪,抄家分田地,任命新的官员,落实新的政策,开展地方建设。
虽然以他的军力,完全可以一鼓作气的荡平南方。但实际上相比起来,还是现在这样慢慢推进来的好。因为不会一次支出太多资源,也有时间彻底清理好地方。
目前来说,虽然治下看着一派热闹气象,但实际上国库早都空了。毕竟那么多的工程开展,所需的花费太多,哪里都要钱,哪里都不能停。内阁处理政事都是心惊胆战,因为万一哪里搞出个大灾大难的,整不好就崩了。
作为皇帝的王言倒是不担心,因为那是国库没有钱,不是他没有钱。
他以前的产业没有收归国有,更没有卖给他人,都是皇室内帑私产。那些产业,就是充当着国企的作用,负责兜底的。当然他有独家买卖,该垄断的还是会垄断,哪里有平白放出去给别的商贾的道理,该赚就得赚。
只不过近几年的生意确实不是太好,主要就是因为他的改革政策,有钱人都被收拾了。而他的那些产品,客户群体多数都是有钱人,可不是就受了影响。
当然那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他还有粮食盐铁茶等买卖。从南海那边拉过来的粮食,都是他的产业,虽然没有抬高价格,就只是平价卖,那他也不亏的。因为他购买粮食价格极低,最费钱的也就是运输环节。但他又不是空船去的,更加不是只运粮食回来,总能找补。至于盐那就更不用提了,渤海湾那一圈,都是盐场。若非实在生产跟不上,他都要开始平价卖精盐了。
所以说其他的生意受些影响,也无关紧要。更何况现在有钱人少了,但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多的有钱人。
之前造反的时候,第一个半年就是他填补的,第二年虽然收入两亿,但是赤字也不小,他又补了很大一部分。也是这个时候,赵佶在每月初一大朝会听报告的时候才知道他多有钱,以前一年上供他百万贯都是打发要饭的。所以说如果真的有天灾发生,他也会出物资救援的,问题不大。
华夏三年,夏。
朱雀大街的地砖还是原本的大青石,虽然朱雀大街不是商业街,更是没有一家商场,两旁都是朝廷的各个衙门办事机构,但是街上的行人仍旧密密麻麻。
因为这里不禁百姓走动,可以随意熘达,而且每天早上六点升旗,晚上六点降旗,九百五十米的长街,五百九十名全副武装的羽林卫士,硬生生的一路正步踢过来,风雨无阻的奏乐唱歌升降国旗,威武极了。还有太庙、社稷坛那两个建筑,都是不禁百姓游览祭祀的,是以很多人有事没事的都会过来看看,求个五谷丰登发大财,求个祖宗保佑儿孙多福。
最关键的是,皇帝不时的就会出去熘达,不管走哪条街出去的,但回来一定是通过朱雀大街,很多时候都能看到皇帝。那可是皇帝老子啊,谁不想看看,谁不想跟着说几句话。
另外一点,也是虽然朱雀大街不经商,但是距离朱雀大街不远的街道,却是繁华非常,很多人吃好喝好都会到朱雀大街压压马路,感受帝国气象,坐在路旁提供的长椅上,堤了着酒瓶子赋诗作词……
“草民见过陛下。”
“我朝首倡尊老爱幼,老丈无需多礼。”王言笑呵呵的托着面前牙没了一半的老头子:“如今生活可还好?”
老爷子连连点头,咧着没牙的嘴笑的开怀:“好啊,比以前大宋的时候好太多了。草民世代匠户,家有三子,如今不是在将作监做组长,就是在外辅助修桥铺路。三个儿媳妇也都在城外的厂里做工,给的月俸也高。如今家中一旬能吃两顿肉,娃娃们长的白白胖胖,在学堂里读圣贤书。这都是陛下治国有方,爱民如子啊,能有现在的日子,儿孙也不用操心,就是现在死了都高兴啊……”
“哎,老仗啊,这就满足了?以后的日子必定是一天比一天好,可得注意身体,且享福呢。”
又说了几句话,王言摆手作别一脸荣光的老头子,带着两个护卫,一路跟人微笑点头,熘熘达达的顺着朱雀大街往回走去。他每个月都会出来城里城外的晃悠几天,跟各地来到这里的百姓说说话,了解了解情况。
真实情况如何他当然都知道,之所以这么做,更多的是为了拉近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要把高高在上的皇权拉进民间,打碎百姓对于皇权至高的印象。毕竟不管皇权如何高,百姓吃不上饭都要造反的,近不近距离的也无所谓。
而且虽然锦衣卫监察天下,特务密布,但是总也有照顾不到的时候。上层权力的一个小疏忽,到了下边,那就是破家的灾难。他没事就在洛阳城内外熘达,也是给了一些人当面告御状的途径,对于下边的官员也是个威慑。
也是这样,他在洛阳城混的非常不错,在之前登基大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