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登基(2 / 4)

朱瞻基受了他们的大礼,望向李亮问道:“皇祖可已准备妥当?”

“陛下已经坐上龙辇,只等殿下……不,陛下启程。”

朱瞻基笑了笑道:“暂且还是称殿下吧,出发。”

今日的皇宫内部平静无比,但是宫城之外,从皇城开始,一直到整个应天府,到处都是沸沸扬扬。

昨日的鞭炮声,断断续续响了一夜,今日的空气里,都爱有鞭炮的火药味。

自午门之外,锦衣卫,仪仗司,今日的仪仗也是最为齐整的。所有人都是明光亮甲,庄严肃穆。每个人都以能参加今日的庆典,能够随陛为荣。

今日不同往日,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出一点差池,那可就是罪该万死。

当龙辇出了午门,鼓乐声响起,午门至承天门的御道两边,卫士一个挨一个,一个个都盯着那架四面通透的龙辇。

龙辇之上,朱棣和朱瞻基两个人并肩坐立,面容平静,不时还低声说着什么。

鼓乐声就是通告皇城外的百姓和官员,两个皇帝出来了。当龙辇出了承天门,上千大臣黑压压的一大片,跪倒在承天门外。“陛下万岁,殿下万岁。”

朱棣站起身来,向着远处的老百姓挥了挥手,这才朗声说道:“平身。”

众大臣起身,朱棣这才又问道:“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吕震,司礼监太监王彦何在?”

三人立即出列,躬身道:“臣在。”

朱棣露出一丝笑意道:“今日大典朕与太孙就听你们安排,开始吧!”

蹇义是今日的总指挥,吕震负责社稷传承方面的礼仪,而王彦负责协调后勤。

今日参加庆典数万人,光是这么多人的吃吃喝喝,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更别说这么多人每个人出席的位置,都要有讲究,来来回回,很是考验组织者的经验。

龙辇沿着承天门外的御道一直向南,出洪武门,经正阳门,出了应天府。

沿途道路两边,到处都挤满了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在知道禅让大典的安排之后,有无数人都是提前一两天都开始在这边占位置。

当然,他们每个人都经过了安全检查,火枪和火药都是不可能带在身上的。

出了正阳门,就是应天府的南郊,这里的老百姓就更多了,见到龙辇出来,他们都自发地跪了下来,向着龙辇磕头。

人数虽然多,但是五城兵马司,应天府,包括各大京卫都几乎是全军出动,维持秩序,所以并没有出什么乱子。

大明立国,除了修建皇宫、城垣以外,最为重要的建筑,便是各种祭坛。

朱元璋在南京的南郊兴建了圜丘坛,以祭祀昊天上帝;在北郊兴建了方泽坛,以祭祀皇地祇;东郊和西郊则分别营建了朝日坛和夕月坛,以奉祀大明神和夜明神。

除此之外,他还在皇宫南侧兴建了社稷坛和太庙,并在圜丘坛西侧建起了先农坛。

洪武十年,南京赶上了一次“极端天气”,连续很多天阴雨不断。朱元璋认为这是把象征父亲的天和象征母亲的地分开祭祀了,于是他急忙下令将北郊方泽坛与南郊的圜丘坛合祀,并且为合祀大典专门营建了一座新的大型殿宇——大祀殿。

这座汇集了各路神仙的场所,被朱元璋命名为“天地坛”。

天地坛有四处比较重要的建筑群,其一是大祀殿这个正式的祭拜场所,其二西北的神厨、神库、宰牲亭,这里和大祀殿院落中间有72间廊道连通,用以运送祭品。

其三是大祀殿西南侧的斋宫,这是皇帝在祭祀期间斋戒用的寝宫。为了安全起见,这座寝宫有两重围墙,并且每重围墙外有一道御沟。

宫内有无梁殿一座,这座大殿在清代乾隆朝以前是皇帝用来斋戒和接见群臣的。

最后是天地坛坛墙外,还有一座神乐署。它本名为神乐观,是在祭祀大典时演奏乐曲的道士们平时所居住和修行的场所。

洪武年间规定的合祀大典大致分为九个环节,分别为: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和望燎。

迎神就是摆好了宴席将神灵接进门;奠玉帛是神灵到来后,主人用极其珍贵的玉璧和丝帛来欢迎他们的到来。

进俎则是开始上菜;初献、亚献和终献则是皇帝为神灵们敬酒,同时这一环节进行到最后皇帝也要陪着神仙们喝一杯。

皇帝在祝福中享用酒馔,之后便是将所有的贡品都撤下供桌,移往燔柴炉燔烧,以供上天享用,皇帝一边要忙着送诸位神灵,一边还要看着这些祭品的燔烧,即“望燎”。

所有的这些环节,都要由神乐观的道士们演奏音乐来助兴。

今日虽然是禅让大典,但是既然是借用神仙的场所,所以这些程序一样也不能少,只不过,程序略有差异。

巳正,也就是上午十点,朱棣与朱瞻基登上了下方上圆的天地坛,仪式正式开始。

在台下,有数千文武大臣,上万护卫,还有上万前来参加庆典的各地使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