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腊月下旬,各级衙门基本就进入划水摸鱼状态了。
但内务府还没法摸鱼,他们的任务很重。
府监野利经臣突发疾病,卧床不起,但工作并未瘫痪,其余各级官员齐聚临朔宫算账。
到了午后,邵树德也亲自过来了。
“去岁共有三批船返航,总计到港十艘,另有一艘沉于鲸海。”府丞赵植说道:“累计运回各色毛皮三万余张、肉五十七万五千余斤、鱼五十万一千余斤、东珠六百二十袋、山野货十九万五千余斤、药材四千九百余斤、铜三千二百余斤……”
“不少了。”邵树德听完之后,点头赞许。
赵植面有喜色,犹豫了下之后,又用眼神示意。
马万鹏会意,道:“陛下,其实辽东还有许多存货,未及运输。如果减少肉鱼运量……”
“不可!”邵树德瞪了他一眼,道:“别光想着运值钱的东西。这百余万斤肉鱼,也能卖个两三万缗钱吧?”
“陛下,今年可卖这么多,明年就不一定了。”马万鹏硬着头皮说道。
肉鱼大量供应,价格还能维持得住?不可能的。
最值钱的海鱼,以前还带有那么一点神秘、高贵的色彩,现在已经烂大街了。价格如同黄河决堤一样,一泄如注。即便他们想了很多办法,也只是堪堪维持,明年肯定要大降价。
“不要光算这些小账。”邵树德叹道。
其实他知道,肉鱼这种东西,在辽东并不难获取。
土人要啥没啥,捕鱼的本领奇差无比,白白让大量鲑鱼“寿终正寝”,这是不正常的。
野生动物,在辽东也是随处可见。尤其是庞大的鹿群,一头驼鹿出肉千斤以上,五百头就能出肉五十万斤。还有其他各种动物,那是真的多。
他当然知道,这种大自然馈赠一般只会在头几年获得高产。随着捕猎活动的加剧,肉、皮之类的资源会越来越少,鹿也不会傻到一直不怕人。但这不是已经开始搞“天然监狱”养殖了么?产量会最终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19世纪初的俄国人在没有机械化的情况下,通过捕鱼,把大马哈鱼的价格从两三卢布打到戈比级,其产量是土人的十余倍,且维持了大半个世纪,一度出现黑麦、燕麦价格超过肉鱼的怪现象,可见整体资源远未到枯竭的程度,怕什么?使劲捕就是了,还能顺带练兵。
“肉鱼固然没有皮子、药材、东珠赚钱,但这只是经济账,你们有没有算过政治账?”邵树德反问道:“朕让河北、河南百姓的日子变好了,这是钱能衡量的?”
赵植、马万鹏等人无话可说。
“百姓日子好了,才不会那么想着造反,朕谓之‘收买百姓’。”邵树德继续说道:“运力不足,那就多买船。内务府赚到的钱,全数投入造船及水手招募、训练之中。”
三十年来,邵树德一直在收买百姓。
收买百姓的办法大体有两种。
第一种是改变分配的方式,比如他将无主土地收回来,分配给各家各户,令其有生产资料,生活水平提高。
第二种不改变分配方式。
说白了,人类从古至今,绝大多数情况下,无论什么社会制度,总体都是金字塔形的结构,即少数人统治多数人。
这是人性决定的。我不能剥削别人,占有比别人更多的资源,获得更高的地位,我凭什么努力?技术进步也源于这种对欲望的追求。
高层剥削底层,这个底层可以是本国人民,但换一种思路,将本国人民整体视为高层,将外国人民视为底层,这种模式也是可以实现的。
说白了,就是殖民掠夺,无论是肉体殖民还是经济殖民。
如今他是两种方式并举。
就后一种而言,即掠夺外国资源,收买本国百姓,提供廉价的肉鱼就是收买方式之一。
收买百姓,可以极大缓和矛盾。如果操作得好的话,甚至可以创造对立,向外输出矛盾。对统治者而言,岂不美哉?——这个国家的人居然不让我掠夺,你们生活水平的下降全怪他们,干死他们!
这就是邵树德说的政治账。
是的,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者,但貌似还不太合格。
如果是一个合格的帝国主义者的话,那就应该只掠夺,不建设,仅有的建设也是为了更好地掠夺服务。
但他终究是相对温和的帝国主义者,还想着同化土人,将其变成本国人民,这在未来肯定会增加负担——掠夺完毕后,留下一地烂摊子,提起裤子走人,不增加任何负担才是最高效的手段啊,虽然可能会有反噬。
“直沽也建船坊了,今年还不行,明年可以造个几艘海鲛船出来。”邵树德说道:“另者,现在的船有什么缺点,你们用了这么久,应该有点数了,想办法改进啊,别将就。”
“陛下,臣觉得多造船之余,还可造大船。”马万鹏说道:“然缺乏龙骨。臣在辽东看到了很多通体高、直的大木,或可用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