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造反计划(2 / 4)

拒但又无法抗拒的偏着头看了一眼,顿时了然。</P>

难怪测字结果会那么奇怪,老拐确实是有小鸡鸡的,而且是名副其实,如假包换的小鸡鸡。</P>

因为这个小鸡鸡实在是太小了,看起来就像是个三岁孩子的一样,而且配套设备也一样精致。</P>

萧风从没想过一个男人会长着这么精致的小鸡鸡,忽然莫名的忽然想起一句经典台词来。</P>

“割了吧,留着也没什么用了。”</P>

“脆了点,总比没有好。”</P>

简直是太贴切了,如果不是此时心事重重,萧风只怕会忍不住笑出声来。</P>

他板着脸,努力严肃地点点头:“我明白了,你可以收起来了。”</P>

老拐果然收了起来:“不,你不明白,我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被人用特殊手法残害的。”</P>

萧风再次吃了一惊,甚至想扒下老拐的裤子再研究一下,究竟是什么手法能把一个人害成这样。</P>

老拐沧桑的脸上露出仇恨的苦笑:“萧大人,你听说过丐帮吧。”</P>

丐帮,传承历史超过了千年,号称江湖第一大帮。而且这个帮派的历史,很可能被低估了,没准和人类历史一样长。</P>

没准在几十万年前,就曾有一个原始人向另一个原始人伸出了手,表示乞讨之意,当这个动作做出来的时候,就诞生了乞丐。</P>

被伸手的原始人表示不给,老子自己还吃不饱呢。乞丐无奈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个伸手的乞丐。</P>

被伸手的原始人还是不给,然后两个乞丐一商量,就一起伸手。被伸手的原始人一看,寡不敌众,再不给可能要被零元购。</P>

于是乞讨成功了,这就是群众的力量,从此,丐帮就诞生了,传承几十万年,其核心本质也没有太大变化。</P>

丐帮这个组织,亦正亦邪,在很多武侠小说里都是作为正派出现的,但在真实的历史中,还是邪的时候更多。</P>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俗话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话其实并不是歧视穷人,替富人洗白,而是有其内在道理的。</P>

人们常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是这个内在道理。我都穷得要饭了,还有什么事儿是我不敢做的?</P>

但对于一个有钱人来说,要顾虑的东西就多了,所以就要有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免得惹上麻烦。</P>

有人会说,看看所有的电影电视和书籍里,大坏蛋都是有钱有势的,你从哪儿看出富长良心来了?</P>

其实自古以来,有钱和有势是两回事儿,从有钱到有势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权钱交易。</P>

真正能被写在电影电视和书籍里那些仗势欺人的坏蛋,其实原本就不是什么好人,只是他后来有钱了而已。</P>

这些人在没钱没势的时候,同样也是个坏蛋,就是当了乞丐,都要比别的乞丐坏,只是不够资格被记录而已。</P>

所以,不是富人变坏了,是坏人变富了。悲哀的是,人类历史上,坏人变富总是比好人更容易些。</P>

而明朝的丐帮,比之其他朝代更有特点,因为朱元璋是当过乞丐的,所以他深知丐帮的亦正亦邪,也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P>

据野史说,朱元璋开国之后,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除了封爵封官之外,还封了不少丐帮的领导。</P>

丐帮的领导叫团头儿,这个名词却不是朱元璋发明的,而是历史上一直有的称呼,老朱沿用了而已。</P>

例如人们熟知的武松杀潘金莲的故事里,那个给武大郎验尸并且留下骨头做证据的何九叔,就是当地的团头,说白了就是当地丐帮的领导。</P>

因为验尸、烧尸体这些活儿比较晦气,官府不愿意花钱养人,普通人不愿意干,就外包给当地丐帮了。</P>

朱元璋封的丐帮领导,大概有乡级,县级,府级,省级,再往上,没有了。大概老朱觉得乞丐不需要一个全国性的领导。</P>

所以如果你看哪个小说的背景是发生在明代的,而且里面有丐帮帮主,大概率是不太对的,这个时候的丐帮就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帮主。</P>

但后来丐帮出现了一个全国性的偶像级人物,不是帮主,是偶像,此人就是严嵩。</P>

因为严党覆灭后,严嵩穷得要了饭,据说嘉靖还赏了严嵩一个金饭碗,这让丐帮觉得无比荣耀。</P>

于是也不管老严愿不愿意,在老严死后,强行把老严偶像化,据说很多地方丐帮都供着严嵩的画像。</P>

萧风看着老拐,心里明白了一些,轻轻点头:“我听说过。丐帮其实和白莲教之间,也是有联系的。”</P>

老拐点点头:“丐帮也叫花子帮,内部也分成很多流派的。例如唱曲的、号丧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