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林很想问,他负责的为什么不是物理组?
他感觉自己在物理方面更强啊,这才是他的本专业啊。
其他的,都是玩。
象那劳什子输入法,沈光林早就抛弃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沈某人在物理界都有几种新发现了?足球稀,纳米材料,超导体,碳纤维管,这些都是可以冲击诺贝尔的伟大发现吧,每一项都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轰动。
如果不然,沈光林的演讲费为什么那么高呢。
不光如此,沈光林在理论物理方面也是建树良多,像理论物理模型,量子理通讯,量子密码,这些也是世界最前沿的理论发现。
然而,就是如此重大,如此众多的成果,沈光林在国内依然没有泛起太大的波澜。
不得不说,沈光林在国外物理届已经是天花板级的人物了,有人拿他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甚至,一些激进的人说,沈光林还年轻,他做出的成就是超越前人的。
但是,沈光林在国内,大家不是说不承认他的成果,只是,大家表现的都很平淡。
说“平淡”可能有点过分,但是,大家没有“追捧”,一点都没有众星捧月的感觉。
就连一些物理杂志,大家介绍沈光林的也不多,或许是沈光林给没他们投稿吧。
有时候,一些物理泰斗被问到京城大学的沈教授怎么样?
不错啊,很厉害。
然而,他们没有表示更多了。
当然,在过去的这一段时间,沈光林确实没有把外挂开的太厉害,还是想着先苟一波,不要太浪。
不过,这也不能埋没他的成就啊,穿越5年了,还没被主流物理界所接受。
原因或许跟郭德钢一样:没有传承。
这次863课题研讨,沈光林都没有能够进物理组,他被排斥在外了。
美其名曰,生物组更需要他。
朱委员专门来找他,就是宽慰他的。
这也是因为,就国内学界而言,最强大的也是物理组,国内物理届厉害的人物实在太多了,而且那些远古级别的人物大多数也都还健在呢。
各种知名人物,大家随便数一数都数不过来,有那么多前辈在那里,就不让小沈多费心了吧。
虽然朱委员是课题研讨会的总负责人,但是他也不能搞一言堂。
沈光林虽然在物理方面建树颇多,但他毕竟只是后起之秀,底蕴还是不太够。
而国内的生物界就不一样了,在这方面,我们一直都是薄弱环节,简直就是万马齐喑。
生物可不像物理那样,只要理论水平跟得上,就可以“闭门造车”。
生物“闭门造车”是完全行不通的,生物是很神奇的一种东西,不花钱怎么可能有成果嘛。
物理理论出来了,大家用笔计算一下就清楚了,而生物呢,不得做重复试验啊。
没有钱,实验器材哪里来,小白鼠哪里来,漂亮的女助手从哪里来。
国内生物这些年发展的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资金不足的困扰。
而且,研究生物的价值,大家一时半会还没看到呢。
当然,现在大家已经可以看到了。
沈光林的实验室在去年一下子拿出了两项重大科技成果,无论抗虫棉还是克隆牛,这都是世界级的。
抗虫棉毕竟不是世界首创,影响力稍微弱那么一点点,但是它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啊,利国利民啊。
克隆牛,这个意义可就更非凡了,简直是轰动爆炸性的。
随着克隆牛的成功,即使作为外行人,大家也已经明白了:在克隆人上面,已经不存在技术难度了吧。
沈光林实验室开发的克隆牛技术,在实验难度上确实并不算难,也确实有一些取巧的成分在里面。
只能说,沈某人实验过程设计的精巧。
毕竟,克隆就是克隆,这可不是胚胎细胞的分割,这是真正的体细胞移植。
用体细胞培育出完整的生物本身,就是一项不可思议的发明。
其实,在完成克隆哺乳动物之前,克隆技术已经发展很多年了,从微生物到浮游生物,再到鱼类,再到两栖类。
但是,最近几十年,哺乳动物的克隆,生物学界一直都没有能够实现。
为什么就让沈光林这样一个物理学家给实现了呢。
华夏上一个生物大拿童第周先生就完成了金鱼和青蛙的克隆,当时采用的技术也是换卵。
小学课本上还有一篇文章,就叫做《童第周》,好像讲的就是童先生在比利时留学给青蛙卵脱膜的故事。
不过,其他物种的克隆,只是生物发展历史上的一种递进。
只有克隆牛,才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克隆的本质,重塑了克隆的意义。
因为就是它,也让人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联想,比如,万一,克隆出了人......
一些逝去的伟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