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5章平安京会师
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日本平民来说,啥玩意日本国和明国之间的区别,啥玩意儿国仇家恨什么的,他们不知道,也不关心。
他们受限于种种限制,只关心自己这一顿能不能吃饱,以及下一顿能不能吃饱。
平常时候,这种状态非常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能够让统治阶级用较低的成本统治他们,尽情的压榨以获取利益。
但是当外敌进攻的时候,这也是他们的命门之一,因为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会保卫他们,只会想方设法钻空子,为自己谋取利益。
当日本平民发现明军是真的说到做到,一天三顿,每顿都给大饼吃且从不暴力逼迫、伤害他们的时候,明军的治安成本就变得非常低。
他们会非常安静,老实,工作的时候认认真真一丝不苟,领取食物的时候也是按照规矩排队,不争不抢,领大饼,领菜汤,然后蹲在一边大口大口幸福的咀嚼,把肚子填饱。
接着继续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为明军运送粮秣,乃至于处理一些明军来不及处理的杂务,他们的工作热情会比较高。
等明军主力在平安京地区完成会师任务的时候,就感觉他们明明是在异国他乡征战,却莫名的有了点主场作战的感觉。
日本的平民对他们并不抗拒,反而很愿意和他们配合,他们甚至不需要铜钱,只要一天三顿饭给他们填饱肚子,他们就很满足了。
大明可不行,大明的民夫们如果要工作的话,不仅需要一天三顿饭,还要有工钱,至少每十天还要吃一顿肉,还要有医疗保障。
多少人来,就要有多少人回去,在本土打一仗的后勤消耗还真是不少。
日本平民不需要,他们只要吃饱肚子,就会自发的为明军从早干到晚,纯纯的优质劳动力。
青壮年为明军运送粮秣,做力气活,老幼妇孺也跟着大军行动,为大军缝缝补补,洗衣服,做杂活,俨然靠着大军生活了。
明军三路军队进攻,每一路都有为数不少的日本平民协助办理后勤,总人数甚至超过了六万人。
以至于本土后勤队伍把后勤物资从高丽运送到日本列岛上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当地的明军已经和日本平民达成了协议,由他们出力帮忙明军运送后勤物资抵达前线。
这些日本人直接干起了转运的工作,帮助后勤部队分担了相当一部分职责。
当然了,这其中少不了天网军密探们的帮助,他们不仅提供了向导,还提供了翻译,帮助明军大部队与本地人交流。
除了本地平民之外,还有一些本土地主豪强级的人物,他们没有跟着官方力量一起撤退,而是留了下来,试图与明军合作,以此保全家业。
明军一开始并没有处理他们,接纳他们的合作,要求他们帮忙组织协调后勤人员帮助明军运送物资,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所以明军的后勤到底还是扛住了。
战争进行到六月二十四日的时候,辛弃疾的先锋军攻破了最后一个日军据点,抵达了平安京。
六月二十五日,苏绝的先锋军从淡路国登陆摄津国,抵达平安京。
三支先锋性质的军队在平安京胜利会师。
随后,六月二十七日,辛弃疾抵达平安京。
六月二十八日,苏绝抵达平安京。
至此,明军主力在山城国、摄津国、丹波国一带齐聚,顺利完成了平氏政权破灭战,第一阶段进攻任务顺利完成。
根据之前明军对日本国的总体分析,判断代表日本中央的平氏政权的主要控制地区就在西日本,而越往东边,其实对于日本来说是相对偏僻的地方,且具备更强的地域性质。
平氏政权的势力在日本东部和东北部并不强大,当地有相当强势的地方势力,对于平氏政权来说也是需要点羁縻统治的手段。
所以战争打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已经等于是覆灭了日本的中央政权,包括他们的天皇还有几个退位天皇都被拿下了,整个皇族的主要部分也被一网打尽。
但是要说战争到这里就结束了,也不尽然。
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一些令制国本来就不靠日本中央的命令运转,他们有相当的独立性质,可视作独立对手。
所以这一战还需要继续打,大军继续向日本东部和东北部进取,全取本州岛,进而向日本人称之为虾夷的地区发起进占行动,全据列岛,完成这一次的占领任务。
“大战之后,主席似乎并不打算在日本列岛留下太多人,他的意思是把大部分人迁移走,留下少数人在这里经营,把日本列岛打造为矿产基地和商业港口所在地。
主席认为日本列岛生存环境比较差,频繁地震,除了平安京周围地区土壤肥沃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不适合发展农业,所以留下太多人反而不好,应该把大部分日本平民迁移到大西北和辽东地区,协助开荒。”
辛弃疾站在平安京城头,对身边的苏绝说道:“到时候,日本列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