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万事俱备(1 / 3)

淳熙四年三月的临安,虽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但还是有一件事儿惊动了朝堂,气的史弥远在朝堂之上破口大骂叶青是王八蛋!

而这件事,就是连皇后李凤娘、韩侂胄、钱象祖、孟珙、李立方等人,都觉得史弥远骂得对,甚至是光骂还有些不过瘾,必须得想办法来治治叶青才行。

如今的临安等地,不光是寻常百姓都明显感觉到了茶叶价格上涨的厉害,就是连皇室贵胄以及朝廷百官,都对如今各地的茶叶价格吓了一跳。

怎么会这么贵!茶叶都跑哪儿去了?怎么感觉就像是一夜之间,茶叶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一下子使得茶叶竟然成了奢侈品一般,寻常百姓家已经都要到了快喝不起的地步!

除了茶叶的价格让临安人在不知不觉间,才惊觉到已经昂贵的快要喝不起时,丝绸等物品在临安各市,同样也是悄悄的上涨着价格,虽然浮动不如茶叶那般大,但如今寻常百姓、勋贵豪门也已经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压力。

之所以丝绸布匹等物,没有像茶叶那般在价格上实现一夜之间的“突飞猛进”,完全在于燕倾城自始自终没有放弃燕家的老本行:布匹生意,所以才使得临安城等地的布料等,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除了布匹的价格波动很小外,瓷器的价格甚至是可以用纹丝不动来形容,但陶器,特别是一些在精致的宋人眼里,足以称得上是粗制滥造,甚至都懒得拿正眼瞧上一眼的笨重陶器,倒是价格上涨了不少。

而临安城多年前就已经出现的新生事物,不管是颇黎还是胭脂水粉、香水、香皂等等,价格更是纹丝不动,除了水上贸易的交往之中如今会推销这些外,在前往丝绸之路的诸多商旅,几乎很少携带这些东西,而携带者大多则是全部西出天山,由花剌子模人买走后再继续推销向西边的国度。

崇国公赵师淳当年在扬州就一直坐着瓷器生意,甚至连瓷窑他都有好几处,而到了京兆府,在今年腾出时间后,赵师淳同样是重操旧业。

为了能够让成本降低,同样也是为了能够立刻见到成效,赵师淳于去年开始打算,到今年落成的瓷窑,却是在叶青的强制命令下,大量烧制着不值钱的陶器。

这些陶器的花纹等形制,也几乎是以西域等国喜欢的纹饰为主,而且在这些所有的陶器之中,叶青给赵师淳的死命令便是,不求你烧的多么精致,不求你上面的花纹寓意多么巧妙,只要求你做的陶器必须以结实、耐摔、厚重为主。

显然,叶青这样的要求,对于习惯了江南精致奢靡生活的赵师淳来说,完全就是一种侮辱,若是烧制出那般东西,还不如直接把窑口都关了,这些东西哪里有丝毫的艺术美感,哪里有能够让人赏心悦目的禅意!

因为此事儿,赵师淳没少找叶青的麻烦,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第一批烧制的这种粗制滥造的陶器,竟然出乎意料的给他带来了第一桶金后,赵师淳便不再没事儿跟叶青理论,反而是开始一边烧制粗制滥造,一边又开始扩建瓷窑,准备继续建造烧制精美的瓷器,争取做到两不耽搁。

元日前叶青就已经开始秘密囤积茶叶,所以大批量的茶叶源源不断的堆积至京兆府时,因为并未走向市场,所以更是没有扰乱北地那薄弱的经济市场,从而使得北地并未向临安那般,朝堂上下所有人都对他叶青恨之入骨。

元日前两三个月的事情,到了绍熙四年的三月才发酵,也让叶青是小小的吃了一惊,而对于李凤娘等人骂自己的书信、文书,叶青反而是自鸣得意。

毕竟,这些堆积下来的茶叶、布匹等物,在这段时间内,将会给他带来不少优秀的战马,从而让他真正的能够组建成一支,足够强大、足够跟夏人,甚至是未来跟蒙古人一战的骑兵部队。

几乎是与叶青在同一时间了秘密备战的举动,自元日前到绍熙四年三月间,蒙古人通过夏国在河外三州开设的镇场,同样置换了大量的盐铁茶布等物到蒙古,这样的举动,即便是瞎子,都能够看出来,蒙古人接下来必然是会要有大的军事动作。

夏国的河外四州,乐、廓、宁以及积石四州,自然是变得异常的繁忙与热闹,黄河两岸同样是船来船往,大批的货物由此而更换着主人,大量的商贾一个个眉开眼笑,在各取所需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仿佛自己才是最大的赢家。

虞允文在元日过后,也跟着叶青来到了陇城兵营,此时的京兆府……虽然名义上还是虞允文为安抚使,但自元日后,大部分的人都很清楚,崇国公赵师淳,有可能将成为京兆府的下一任安抚使,虽然到如今,叶青并没有表达过这层意思。

但能够放心的差遣虞允文到陇城,而后把京兆府留给崇国公跟庆王,以及跟叶青关系逐渐缓和的叶衡三人后,不少人就已经在猜测着,崇国公恐怕在不久的将来,便要成为京兆府的安抚使了。

而至于虞允文的去向,同样也没有人相信,如今的他是不得叶青信任了,反而一同认定,接下来的虞允文,必将会得到更为重要的差遣。

“刘克师于湟州来的书信,你看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