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四殿下,我一日不姓朱,就一日不该排序齿。”
皇上不置可否。
御书房里,沉默下来。
霍以骁也是心知肚明,最后肯定不会告于太庙,这一条的存在,本就是用来讨价还价的。
两厢条件列明,你退一步,我也退一步,最后得出一个相对的平衡。
为了能在退步之中多占些“便宜”,这一开始的条件就会列得让对方眼皮子直跳。
吴公公笑呵呵地打了个圆场:“皇上,您答应了让太妃娘娘掌事,现在撇开娘娘把事儿定了,娘娘知道了,怕是要生气了。您批了一下午折子,不如与四公子一块去常宁宫,您起来活动活动,也听听娘娘的意思。”
皇上顺着台阶下了,摆驾常宁宫。
霍太妃也在琢磨这章程。
她心思通透,自然明白其中关卡,不用谁开口,当即就把这条抹了。
“时间紧,真从纳采到礼成,一条条全定下来,一两个月就过去了,”霍太妃道,“要我说,定下正副使,再敲定纳采日子,先办起来,后头的事儿后头商量。”
这依了霍以骁的心思。
皇上想说什么,见霍太妃坚持,也就咽下了。
饶是如此,这日也就只定下了正副使。
以惠康伯为正使、顺天府尹毕之安为副使,往燕子胡同行纳采问名礼。
其他规制,来回拉扯了好几天,最终是,只设彩舆,不设大乐;奉天殿内,只正副使领旨,没有文武官朝贺。
这是温宴的梦里,霍以骁就争取到的,也是他的底线。
关于骁爷的母亲,我看前文里有读者分析出来过的,书友们不要着急,后文推进中会有来龙去脉的。
感谢书友七分之一彩虹、阿特兰大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