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得到了政事堂的大力支持后,宁渝便加快了扩军的步伐,从人员、装备到军事训练上,都几乎是大跨步前进,原先雏鹰营的士兵几乎人人得到了提拔,成为了军官,将雏鹰营的一套开始灌输下去。
新的复汉军总规模人数为一万五千人,虽说目前人数上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是宁渝并没有拒绝进一步扩军的想法,在他提交给政事堂的计划当中,除了新式训练的复汉军,还会建立三个守备团,这三个守备团都只有三千人,主要目的便是守卫武昌城,还有其他的城镇,而这三个守备团的兵力将会吸纳一部分原先的绿营被俘官兵。
宁渝带着人马赶到了设在城外的战俘营,此时营内的绿营战俘大概有三千人左右,其实从战斗力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实力还是不错的,至少比起刚刚征兆的农夫强上一大截。
此时营内的战俘们都被分区域进行关押,看守的士兵也多达一个营,因此根本不会出现战俘逃跑的迹象,所有人都老实待在了营地里,大多数人除了脸色比较灰败,身体大多都无碍。
看着一群衣着整齐扛着枪的宁军士兵走了进来,原先的绿营战俘们纷纷低下了头,不敢进行对视。毕竟对方可是实打实将己方打了个落花流水,作为军人,他们心里还是服气的。
“兹复汉大都督府军令,你们都是汉人,本应该保卫家乡而战,不应该为了鞑奴欺压自己的兄弟姐妹。大都督念在你们无知的份上,特地宽恕你们的罪行,只要剪去辫子,便可加入我复汉军,过往不咎,重新做人。”
台山的复汉军军官正在大声进行宣讲,这是一道专门写得十分通俗的募兵令,主要面对的对象就是这些绿营俘兵,这也是宁渝想到的一个分化敌人的好计策。
由于命令写得十分清晰,也没有用什么典,因此大多数人都能听得明明白白,这一下反而让许多绿营兵多了几分亲近感,在之前时,朝廷一直将他们这些绿营丘八没放在眼里过,对比起来反倒是复汉军对他们更加重视一些。
台下的绿营兵们议论纷纷,大部分人眼光依然带着质疑与不信任,毕竟在此时世人眼里,复汉军迟早会在清军进攻下走向覆灭,这个时候上这条船,压力可想而知。
宁渝心里也明白,跟这帮子人谈民族大义其实作用不大,毕竟大部分人当兵就是为了吃饷,跟自己用心培育的雏鹰营不可同日而语,不过从后世的经验教训当中,宁渝倒有了一个好主意。
“我知道,你们当中大部分人不看好我宁家,认为我宁家,认为复汉军必败!”宁渝望着台下的众人,眼神里带着自信,“可是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如今的复汉军不仅仅只是复汉军,它已经成为全天下汉人眼里的最后希望!”
“在坐的各位,都是咱的老乡,也不说什么客套话,我就想问你们几个问题,问完问题了,你们想走的我不会阻拦,你们想留下来的,我们欢迎。”
看着这些人的眼神逐渐缓和下来,宁渝的嘴角微微上扬,继续道:“我先问你们,家里有自己田地的,先站出来!”
这话一出,在场三千多人全部寂静了下来,站出来的人竟然只有寥寥数位。
“我再问你们,读过书能写自己名字的,站出来!”
这一次却是一个人都没有站出来,有俘兵在下面不满道:“大人,我等若是家里有田有地,若是有机会读书识字,谁来当这个兵?”
在传统的社会认知里,好男不当兵,在绿营当丘八的根本没几个是自己真心实意的,因此台下顿时乱哄哄一片,许多俘兵还以为是宁渝在耍弄他们。
宁渝此时的脸色却变得严肃了起来,他指着身边的一位复汉军士兵。
“他之前比你们还要惨,他没有爹妈,几乎快要饿死,可自从他来到了宁家,来到了复汉军,已经有了三亩田地,还学会了读书识字,你们信不信?”
绿营兵丁们纷纷表示怀疑,一个大头兵还有田地?岂不是开玩笑。
士兵在宁渝的实意下,踏出一步,道:“诸位兄弟们,我叫邓五,我知道你们不信,若是以前的我也不会相信,可是这是真的,自从我跟着大人打仗以来,每战必胜,被授予了三等忠勇勋章,赐田三亩,在营内还有先生教书识字。”
士兵话音刚落,其余的复汉军士兵也都站了出来,他们被选为宁渝的亲卫,本身也都是立下了战功,因此也都被封赏过田地。
“我叫刘林,跟随大人以来,被授予二等忠勇勋章,赐田五亩!”
“我叫薛涛,被授予四等忠勇勋章,赐田一亩!”
.......
随着在场的复汉军士兵的现身说法,那些绿营兵丁们也都渐渐放下了戒备心理,逐渐相信了这一点,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宁渝早早便把那些军官给单独关押了,因此没有人出来捣乱。
看着这些人逐渐开始动摇,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交头接耳,宁渝决定给上最后一击。
“弟兄们,为什么你们都来当兵?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活不下去,万般无奈之下才来做这个绿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