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城一战一直持续了很久,一大部分清军在这一战中被消灭殆尽,剩余的清军也都成为了复汉军的俘虏,自巡抚张昌恩以下的大小官吏也都被复汉军所俘获,至于缴获的粮草火药鸟枪更是不计其数,这些物资原本就是为了给两广的援军而准备的,如今却都便宜了复汉军。
消灭了南面的清军之后,宁渝略作休整,等到军容士气略微恢复,便向着罗霄山出发,一路上士气高昂,人人脸上带着笑容。
此时罗霄山的清军只有七千多人,被复汉军堵在了山上动弹不得,特别是随着屡次攻击失败,使得山上清军士气急剧下降,许多人开始偷偷跑下山,投降了复汉军。
在这种情况下,援军久久未到,王宣内心也开始出现了动摇,此时若是投了复汉军,想必对面不会过于为难自己。
至于什么忠于大清,忠于皇上,能比得上自家的小命?
可是王宣也是读过圣贤书的,如果主动投降,这面子上却有些过意不去,他心里思索着,要不要派自己的亲信去联系下,谈谈投降的条件,然后来个三请三让,这样自己装作被部下逼迫不得不降,里子面子也就都有了。
只是还未等王宣派人下山,宁渝将张昌恩的巡抚大旗已经插到了山脚下,这一下子却是彻底把王宣给震慑住了,巡抚大旗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他们的后路,张昌恩也被一窝给端下来了。
这才多久的功夫?王宣的心里有些骇然,他再也顾不得什么体面了,将所有的绿营将佐都召集了起来。
“诸位,如今我军已成孤军之势,被困在了这罗宵山之上,可有什么好对策?”王宣一边不动声色地说着,一边打量着营中诸将的神色。
众人此时也都知道了自己后路被断,心里亦是恐慌无比,一个个脸色惨淡,当下便有人道:“还请将军示下,给我们一条活路走吧。”
王宣心里亦是如此想法,不过面子上却佯装叹气,甚至还有些悲痛欲绝的感觉,“若是但有一线生机,我自当为诸位全力保全,只是当下却无路可走了啊。”
众将便齐齐开口道:“将军,此战非我等不力,实在是复汉军枪炮甚利,我军之败不再将军,该当以保全我军为主,不如跟复汉军议和吧。”
所谓的议和,大家伙心里都明白,不过是投降换个说法而已,对于他们这些绿营将佐而言,根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大家伙都是湖广人,老乡自然不会为难老乡。
出于这番考虑,王宣也就派人联系了复汉军,表示了投降的意思。
宁渝得知消息后,亦是十分开怀,表示愿意接纳王宣的投降,并且对于降兵降将都不会为难,只要经过一番整编之后,到时候还会让他们带兵。
对于此结果,已经是王宣所不敢想的了,想要在这种情况下保全自己的兵权,完全是异想天开,而此时宁渝却愿意给他这样的希望,自然也是尽心尽力。
其实这一仗当中,投降的绿营官兵数量不少,合计至少有一万二千多人,真正死于战场上的绿营兵也不过才六千余人,还有一部分是自己跑路了。
至于投降的千总以上的绿营将佐,更是多达数十人,如何处理这些人,将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绿营军对复汉军的看法。像之前的岳凌峰和许明远就是一个例子,若是没有这二人作为榜样,这些绿营官兵也不会投降的那么顺利。
说白了,打天下也是一个争人心的过程,对于绿营将佐,宁渝的态度始终都是以怀柔为主,只有尽可能去吸引这些人投入复汉军,才能打好这一场反清之战。
宁渝准备将这些将佐都打发到复汉军讲武堂去学习,至于手下的绿营兵丁,会将其中罪大恶极的一部分给处死,以振民心,其余的都会剪去辫子,将其中的老弱都裁汰掉,转为他用,至于剩下的精干力量则会发往新兵营,重新开始训练以及完成思想教育课程。
这些新兵到时候也会打散来补充各师团,从而杜绝他们会出现抱团的情况,经过这么一番的操作,那些绿营兵将也就知道了好歹,自然再也不会有二心了。
。。。。。。。。。。。。。。。。。。。。。。。。。。。。。。。。。。。。。。。
打完岳州一战,宁渝也开始在岳州进行驻扎修整,而此时其他方向的消息也都传了过来,让宁渝的眉头忽而舒展,忽而皱起来。
首先就是宁忠义的第二主力师,一路上根本没有什么清兵阻拦,已经率兵攻下了常德,正准备继续南下,席卷整个湖南。可与此同时,清军两广援军四万绿营已经到了衡州,不日便会抵达长沙。
除此之外,令宁渝最为忧心的是,根据探子传来的消息,查弼纳的四省绿营合计七万清军,正在快速集结中,最迟到七月就会出南昌,进攻九江。而年羹尧的三万陕兵也正在兴安府集结,做出一副直逼郧阳的模样。
这就是十万绿营,更不用说从京师西山大营出来的五万八旗兵马,到时候若是全部汇聚在一起,这就是十五万大军,若再加上四万两广的兵马,这就是实打实地二十万大军了。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