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真教(1 / 2)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件事情会这样就完了,连朱佑樘这个皇帝都没想到。

回到后宫之后,朱佑樘第一时间就派人送信去给儿子了。

当然了,朱佑樘也知道,这件事情即便不说,儿子也会知道,因为给儿子通风报信的人多了去了。

此时的朱厚照在做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他躺在躺椅上半眯着,准备睡一觉。

西北的事情基本上不用他操太多的心,军改那边王守仁已经接手了,至于自己提出来的计划,朱佑樘知道要时间发酵,所以他也没着急去办。

地方上的政事则是有何鉴操办,朱厚照这个太子反而闲下来了。

“殿下,孙亮将东西送来了。”刘瑾小心翼翼地来到了朱厚照的身边,恭敬的开口说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伸出了手。

刘瑾将资料放在了朱厚照的身上,然后恭敬的退到了一边。

这份资料是关于全真教的,也就是全真道。

朱厚照要这份资料的原因很简单,他想看看道教能不能用。当然了,全真道在大明是不吃香的,因为大明推崇的是江西的龙虎山,这一点在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时期就已经定下里了。

金元之交,直至南宋覆灭的数十年间,是中国大地铁骑纵横、血火纷飞、生民涂炭的苦难年代,但也是全真道的鼎盛时期。

鼎盛局面的积极推动者为邱处机,转变的契机则是成吉思汗对他的召见。却金使,谢宋聘,独赴正在西征西域的成吉思汗之召的重大决定。他不辞年届七十三岁的高龄,甘冒风沙大雪之苦,于1219年率十八随行弟子登上征途,经历两年多的万里跋涉,终于在1222年到达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境内都库什山)成吉思汗的军营。

当然了,全真教现在早就没落了,朱元璋看不上全真教,在为《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所作的御制序文中说:“禅与全真务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教与正一专以超脱。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

说白了,无论是和尚还是道士,朱元璋都不赞同,反而是龙虎山的天师道赞同结婚生子,孝顺父母,这样的教义得到了朱元璋的推崇。

另外朱厚照也知道,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全真教的掌教落到了一个叫完颜德明的女真人手中,他是完颜阿骨打的后裔。在这种情况下,完颜德明选择了坚定不移地支持元朝统治者,他还在保护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不算北元)——元顺帝逃亡的过程中战死。

朱元璋就规定全真教不得参与任何政事,只能以修身养性为主,并且限制它的传教活动,还下令全真教永世不得设掌教。

全真教陷入一盘散沙的状态,分裂成了无数个小的派别,其中武当的张三丰就是其中的一支。

朱厚照看这些东西,目的很简单,他想要看看能不能找到可用的东西。

宗教的力量是强大的,传道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朱厚照想要试试看能不能在草原上传道,之所以选全真教不选龙虎山,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根基的问题。

首先蒙古人信奉过全真教,他们在蒙古草原有根基,其次就是全真教在西北也有根基。

虽然全真教分裂了,但是人家还是很牛的,分支派系很多,其正宗为“七真派”,即宗邱处机的龙门派、宗刘处玄的随山派、宗潭处端的南无派、宗马钰的遇仙派、宗王处一的嵛山派、宗郝大通的华山派、宗孙不二的清静派。

朱厚照看重全真教的另外一点就是全真教的教义。

龙虎山讲究的东西有利于统治,比如孝顺父母,比如可以结婚生子。

而全真教恰恰相反,它与佛教差不多,需要出家,以全老庄之真、苦己利人为宗旨,除情去欲,明性见道,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另外还规定道士须出家住观,严守戒律。且对犯戒道士有严厉惩罚,从跪香、逐出直至处死。

人生是“苦海”,家庭是“牢狱”、“火宅”,夫妻恩爱为“金枷玉锁”,劝人“跳出樊笼”,看破功名富贵,学道炼丹,以离“苦海”。

朱厚照觉得这个教义在草原上传开,好像也挺好的吧?咱们别打仗了,咱们修仙吧。

兽医符箓为自己擅长的东西,然后在草原上行走,这教派不合适吗?

佛门朱由校也考虑过,可是比起佛门,好像全真道更合适一些。因为他们曾经被踹翻在地,而且还被踏上了好多脚,到现在都无法翻身。让全真道行走于草原,雪山大漠,他们愿意干。另外人家也是有真本事的,朝廷这么打压都没散。

搞出了这么多的门派,正好可以拿来用。翻看着资料,朱厚照越看越觉得不错。

“刘瑾,你去把唐伯虎找来。”朱厚照随口吩咐道,他觉得唐伯虎应该能知道一些。

“是,殿下。”刘瑾答应了一声,然后连忙转身出去找人了。

唐伯虎很快就来了,他不知道太子殿下找自己做什么,不过这些日子基本上都是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