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五章 魏忠贤在浙江搞事(2 / 2)

“不用试探。”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就让他们把地的事情查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

“浙江那边的事情,内务府也不是没有上报过,朕的心里面很清楚。”

这几年大明沿海的贸易可以说是越演越烈。除了大明之外,所有人都想和大明做生意。

外海上的贸易从来都没有停过,以前是走私。隆庆年间有了市舶司之后,就更泛滥了。朝廷允许出海贸易,但问题在于出海贸易不交税。

这两年在朱由校的鼓励下,商业大繁荣,大明朝的物产也丰富了很多,对外贸易自然就更加火热起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钱财源源不断地流淌了进来。

这几年朱由校曾经看过,白银增加了不少。虽然还没有明显的贬值,但是已经有这个趋势了。

朱由校的内务府都已经收集了一大批白银了。等到拿下了倭国之后,朱由校就准备正式将白银纳入货币体系。

浙江那边的事情,朱由校心里面很清楚。

为了对外贸易卖丝绸,浙江的商人把土地改成了桑田,不再种水稻了。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增加他们自己的经济收入,但实际上破坏的却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做生意不交税就不说了,任何时代老百姓没饭吃都是不行的。大面积的土地被改成了桑田,不再种植水稻。

后世还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何况是现在?

只不过有些事情没有办法,不能逆转。

朱由校看着身边的李朝生问道:“有人让你问?”

李朝生连忙摇头说道:“臣只是有一些担心,魏公公在那边似乎有所动作。”

魏忠贤吗?

这倒是朱由校没有想到。难道说他在那边发现了什么东西?这才跑到了浙江去?

魏忠贤在浙江这件事情,朱由校到了南京之后就知道了。

上一次扬州之行,徽商被收拾了一顿,浙商也被波及了,更主要的是徽商和晋商。

这一波魏忠贤难道要对付他们?

朱由校问道:“他在做什么?”

“回陛下,魏公公在查浙江有多少桑田、这些桑田都是属于谁家的,还有就是这些桑田以前都是种的什么、有多少人在织布、又有多少工坊。”

李朝生连忙说道:“陛下,臣以为浙江不宜轻动,否则容易引起乱子。”

“你知道浙江这两年的粮食都是从哪里买去的吗?”朱由校看着李朝生问道:“可是从周边几省?”

“启禀陛下,基本出自湖广。”李朝生连忙说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

“湖广熟,天下足”,这个说法虽然夸张了,但是湖广的粮食产业非常发达,产量也非常高。随着新式稻种的推广,这里又增产了。

加上玉米、土豆、番薯,这几年大明的粮食其实很够用,唯一的问题就是不平衡。

有的地方受灾干旱,粮食靠运输就很麻烦。山西和陕西那边这两年就已经有这种情况了。

虽然早有准备,但是应对起来还是有点棘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人分流,一部分招到京城做工,一部分分流到张家口,还有一部分被分流到草原上做生意,这样来减轻朝廷的压力。

浙江这边靠着湖广,吃粮食自然是没问题。自己虽然不种地,但是也不缺。

朱由校总觉得魏忠贤查这些东西似乎与改稻为桑没什么关系。李朝生这么说,估计也是在担心。

想必除了李朝生之外,浙江那边的商人也在担心。他们担心自家生意出问题。

这几年丝绸生意可是赚了大钱,随着各种挂着皇家旗号的门店的出现,这奢侈品都快建立起来了,那价格都是翻着翻的往上涨,顶级的材料价格就更贵了。

养蚕缫丝,桑叶是关键。没有好的桑叶就没有好的蚕,就没有好的丝。稍稍有一些波动,那都会出事。

“陛下,自从魏公公到了浙江之后,这市面上的生丝和丝绸都应声而涨。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要出事啊!”李朝生有些担心的说道。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朕去浙江看一看。”

李朝生听了这话之后,微微一愣,表情一点都没有缓和,反而更担心了。

陛下竟然要去浙江?

一个魏公公还不够吗?陛下居然还要亲自去?

这下完了!

这消息要传出去之后,这生丝还不翻着翻着往上涨?

www.。m.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