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战二战里,好歹还有地形、天气、后勤补给等等影响。
城市战与野外战也截然不同。
哪怕是看起来简单纯粹的空战,同样也会因为雷达扫射面、导弹性能差异、机炮的使用技巧、变向技巧、飞行员的抗加速度体质差异而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至于低空飞行以利用地面起伏躲避雷达锁定,改变飞行姿态以改变雷达反射面积等等更细节的技巧带来的众多复杂战术思维,就更不必多言了。
那个时期的诸多将星总能靠着指挥带着少量军人与数倍甚至十倍于己的敌人周旋,把地形利用到极致,又将敌人的贪生怕死的打工人心态利用到极致,也将群众的支持与帮助开发到极致。
那一场场经典战例的背后,往往是将星们的璀璨智慧在熠熠生辉,也将军民团结与群体意志的光芒完全迸发了出来。
但到了太空中,除非是在某些特定的星区,譬如c1915星附近,还有点相对复杂的战术思路以及个人发挥的操作空间,真到了完全空旷的太空里,那些机巧百变的战术思维全都没了存在的意义,双方拼的就是科技水平,是士气,是综合实力,打的就是个兑子,拼的就是交换比,最核心的是智脑控制下的精细化运作“微操”带来的交换比变化,别的什么都成了旁枝末节。
过于强大的技术反而削弱了人为进行战术变化的操作空间。
在任重面对的星际战争中,单靠人的智慧与意志,真的很难改变局面。
甚至连战斗意志这個东西,都能靠技术来实现。
比如赤锋星的战士是出于信念而悍不畏死,但海盗联军的战士却根本不需要信念,只需要一支针剂来激活他们潜意识里的嗜血渴望,就能一直拼光最后一滴血。
从层次上讲,当然是赤锋星战士的主动意识层次更高,但从实际效果上讲,双方却是大差不离,说不上谁比谁高级。
“为什么就不能像别的科幻小说里那样,扔一个规则级的武器出去就毁灭星系,把一大片宇宙炸成空洞呢?”
任重喃喃自语,以宣泄心中的遗憾。
但他却很快又自己得到了答案。
古盘星系里的人类压根就没掌握宇宙真谛——大统一公式,根本涉及不到规则。
因为即便是强大的机械帝国,其实还是用的“拿来主义”,对诸多深奥知识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要好用就行了,谁管这是为什么。
机械帝国自然没可能制造出类似于二向箔这种可以改变宇宙底层规则的降维打击武器了。
至于“水滴”这种玩意儿,机械帝国里倒是有这种技术,正是中子材料,但奈何对能量的利用水平不够,其飞行速度和变向能力还达不到完全无视距离与质量的水平,那也就没了存在的意义。
不过最近赤锋科学院的两大核心部门正在通过孙艾牵线搭桥的隔空合作,试图将中子材料与得自太空沙虫的不稳定折跃能力结合到一起。一旦成功,倒是有可能制造出足以改变四大文明交战态势的终极武器,但这并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事,暂时没得指望。
“呼……可以开始干活了。”
任重的“目光”再度飘向前方。
此时,由他率领的陷阵营舰队刚刚从一个巧妙的方位越过前方残存的精英战士与海盗联军战士交织而成的交战面,并时不时开火,以快速击杀刚好挡在舰队前方的海盗联军战士,以及为己方残存的精英战士提供火力支援。
在此过程中,陷阵营舰队丝毫没有减速,反而还在不断提速前冲,速度还在越来越快。
弗丁·帕奎奥见状,依然在面不改色地解说:“那群还在负隅顽抗的赤锋族超阶职业者的真实目的不是建立信息支点,而是为这支突击舰队扫清道路,避免这支舰队受到我们的精英战士的拦截。这策略倒是成功了,但毫无意义,只不过是让这支突击舰队死得更快而已。我们的拦截舰队已经完成导弹通电,只要他们一冲出来,就会受到迎头打击,然后损失惨重。”
格鲁恩疑惑道:“根据作战指挥系统提供的情报显示,赤锋星的战舰很可能拥有可以随时启动的短距离折跃技术,不会被直接冲过来吗?”
弗丁脸上一笑,手指微动,拉开一篇技术报告,“南乡星团科学院已经对赤锋星的短距离折跃技术进行了完整分析,结论就摆在这里。不否认这是一种非常高阶的科技,背后似乎有升华者太空沙虫的折跃炮弹的特质,但并不稳定,成功率不算高。就算他们用出短距离折跃,也必然会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舰船损毁,还不如顶着我们的拦截导弹强冲过来,说不定损失率还能低于百分之二十。而且,我们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战舰进行了预瞄,瞄准的本来就是他们折跃后最可能出现的方位。到那时候,刚从折跃状态中解除的战舰来不及撑开力场护盾,只会死得更惨。”
格鲁恩:“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二人的自信一直保持到了十分钟后,但也仅仅多维持了十分钟而已。
按照作战系统的推演,陷阵营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