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三百个床位不锈钢(为清风暴雪月万赏加更!)(2 / 3)

还是学的很好的,这证明自己教学还是有一套的。

一个是教,三百个也是教啊。

这么一来,宁远城倒是可以成立一个军官教导营了。

“陛下听说相国写了一本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很想一睹为快啊。”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这本兵书,其实就与五经正义一样,算的上是一本对孙子兵法的注解书了。但也不是单纯的注解,而是增加了许多内容的。

三十六计这个词南北朝时就有了,李超的这本书里把三十六计加以总结。特别是引证唐代以前的实战战例,并用孙武的兵法精辟语句,另外也还引用了吴起、尉缭子等大家的见解。

这套兵书能让将领们对于孙子兵法更容易理解,对于军事计谋、军事谋略学有更好的总结。当然,里面也有不少李超的私货,比如参谋制度等。

这本兵书分为好几篇,不仅仅只是前人兵法的总结,也不仅仅是写军事谋略学,还写到军队的组织、纪律,甚至是后勤准备,乃至于军队与政治等多方面。

不打无准备的仗,不打无谓的仗。

这本兵书不但低级的军官看了用益处,能学到军队组织等,中高级军官也有益处,他们能从中学到军队的指挥、用兵的谋略。甚至连皇帝都能从中得到益处,这书里会有军队和政治的辨证等。

总之,这是一篇很详细,很有实用性,处处都有实例,从组织、训练、后勤到指挥、谋略等各个层次都有写到的书,不完全只是一本兵法书。

书很长,分成多卷,如果只是教导九品武官,那只需要拿出其中的几卷来就行了,太过高阶的他们暂时也接触不到。

但如果李世民想看,李超当然不能藏着掖着。

好在如今的印刷技术高超,要精美可以直接上雕版,要成本低就上活字,若是少量那就直接请人抄。

书早已经编好,全书一共分为九卷,一共三百多万字。绝对是本大部头,不过主要还是因为里面引用了大量的实例,有大量的分析计算等,这也是这本书的一个特色了,真实战例的讲解,不但讲解计谋,也讲解交战方的战法、战阵,还有双方的后勤准备,甚至是当时双方的后方朝野的政治情况等。

空谈是不行的,但拿真实的战例来讲解分析,并围绕当时双方的详细局势,方方面面的来讲一场战争,而不仅仅只是战场上的那点事情。

以往的兵家,他们的兵书基本上都不会脱离打仗、军队,讲的更多的还是谋略,少数会讲指挥,讲组织,极少人会把后勤这些讲的太多。至于朝堂上的格局,外交等对战争的影响,却讲的更少了。

而且他们讲战法,也很少会拿出这些实战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解,各种数据分析,公式计算等等。

但李超不同,他来自后世。

兵法也好,商业企划案也罢,都得拿出详尽的数字来说话。

数字是最公正,最不会说谎的。

一场战争,或者一场战役,如果能把各种数据都采集到了,那么就能把整个战役剖析的清清楚楚。

为什么能胜,为什么会败,也就一清二楚了。

这也是李超带兵的核心思想,准备、计算。打仗不能只靠某个将军的智谋,更不会完全期望靠他的指挥艺术。

一个再厉害的将军,如果没有扎实的后勤,没有训练有素的士兵,那都打不赢战斗。因为再好的决策,没有执行力,都是扯蛋。

决策、执行,缺一不可。

决策,就涉及到将领的指挥能力、军事谋略。在这方面,李超是推崇建立参谋制度,群策群力,而不只是依靠某个将领一人之力的。毕竟,一个人总无法面面俱到的。而一个参谋团,却是能够大大帮助提升这个指挥官的决策力。

执行,就涉及到军队需要有严明的军纪、有素的训练,而要做到有素的训练,严明的军纪,又涉及到需要充足的后勤保障,还得能够兑现赏赐等等。

大唐的府兵为什么能战?

首先是兵源素质好,府兵点选,那都是选的自耕农、地主家的儿子们,得是身强体壮的,甚至还得是家富且多丁的,这样没后顾之忧。

同时,朝廷对府兵们的待遇好,当府兵,能均田,免赋。且有机会获勋受赏,甚至是入仕当官,这才是最有力的激励,有激励才有士气。

有好的兵源,有好的激励,这才有好兵,有高士气。

配上经验丰富的将领们,大唐府兵自然也就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唐军现在这么能战,最重要的不是那些将领有多厉害,而是唐军的素质够好,士气够高。带着这样的兵,将领又都是有经验的内行,自然战斗的胜率就极高。

“王内侍稍等,我让人把书搬来。”

一套书,整整三百多本,装了三口大箱。

“这就是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没错。”

王内侍擦汗。

ps:今天快四百个打赏了,小伙伴们很踊跃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