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山海经.大荒经.海内经》……
六月份时,邺城正值盛夏,蝉声响彻大街小巷,连未央宫的树上也不例外,炎热的天气,使得宫内众人有气无力,他们又不似贵族,有地窖里存下来的冰块消暑。但仍然得打起十分的精神来,因为未央宫迎来了一些远客,君侯和夫人都嘱咐了,务必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中国威仪!
与此同时,脚踩在完全由大理石铺成的殿前广场上,看着高大的门阙,以及恢弘不可一世的宫室,来自海外的箕氏族人们目瞪口呆。
箕子朝鲜算是东北亚最早的文明邦国,箕子北遁时也带去了大量的殷商文化、故物,所以箕子朝鲜的贵族一直以文明国度自居,看不起周围的秽人、良夷、韩濊等落后部族,甚至对中原的周人天下,也不置可否,断绝了几百年音信后,他们俨然以唯一文明自居了。
然而在故国遭到灭顶之灾后,他们在辽东被赵国的探险船只所救,得以回到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大邑商王畿,看着眼前的一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那点文化,那点骄傲,都不值一提,王俭城的低矮夯土墙垣,狭窄的肮脏的街道,还在用茅草顶的所谓宫室,跟长乐未央一比,不过是灯烛与日月争辉。
而整个箕子朝鲜国都,连带附庸部落算到一起,地域只相当于赵的半个郡,人口更是只有数万,只相当于赵的一个大县,
箕氏后人顿时自惭形秽,好在他们的衣冠秉承了殷商的风格,虽说与中原已经有些区别,但好歹能看出右衽冠带的传统,而赵无恤也没有把他们视为化外之民,而是当做了诸侯贵宾,在正殿隆重接待……
可惜因为隔绝太久,这些箕氏之人已经完全不通中原雅言,甚至与河北一带的殷遗民方言也差异巨大,双方只能通过秽人的语言进行交流。上殿后,他们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经过数次转译,总算向赵无恤和殿上众人道出了陈恒窃取箕子朝鲜的原委……
……
据这些箕氏遗民说,朝鲜与中原隔绝,一直过着小国寡民的生活,城邑内以文明国度自居的箕氏朝鲜人是统治者,视周围的秽人、良夷部落为野蛮人,不断将他们吞并纳入治下。倘若没有外来者打扰,这个过程还会持续两百年,朝鲜会慢慢扩张,西进到辽东附近,与东进的燕国遭遇,然后被燕军打回原形,就此衰败……
然而历史却出现了变动,七年前,突然有一批船只被大风吹到了乐浪水附近的海岸,三五千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人艰难地登岸。他们在当地捕鱼狩猎,圈地建屋,终于在月余后引起了箕子朝鲜的注意,派人过去,经过艰难地交流后,确认了他们是从中原来的。
这件事在箕子朝鲜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箕氏贵族十分惊恐,这是他们有生以来从未遇到的情况,有人主张把这些人像秽、良夷一样剿杀,收为奴隶。但朝鲜之兵卒不过千余,丁壮不满一万,这批海外来客却有数百人的武装,打起来会有损失,一时间箕子朝鲜难以定夺,不料对面的首领自称陈恒者,却亲自来请降了。
在海边呆了数月后,陈恒竟已经将箕子朝鲜话学得七七八八,此人能说会道,而他与箕氏相似的冠带服饰也让箕氏有了一些好感,于是给他礼遇,陈恒则当面痛诉了他们在中原的”遭遇“:”中原的赵国,是一个抛弃礼义,崇尚砍别人脑袋作为功绩的无道之邦。赵无恤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把百姓当做奴隶一样使唤,北有代郡之役,南有淮北之戍,以至于内外骚动,百姓罢敝,民不聊生……然而他还不罢休,又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裔,将所有贵人和卿大夫抄家灭族,用严刑峻法残贼天下!“
陈恒说完经过后,又大义凛然地告诉箕氏,他就是因为不愿意臣服于赵无恤,尊他为王,才被击破了邦国,被迫北逃朝鲜的,而他的老父妻儿,都遭了赵无恤残杀……
他们的船队中途遭遇海风,幸亏命大,半数的船漂到朝鲜的海岸,只求能借箕子朝鲜的地盘,在海边打打鱼活命。
他苦苦哀求,希望箕子朝鲜能够不忘箕子之仁,存灭国,兴绝祀,接纳这些流亡者。
作为代价,陈恒表示愿意世代做箕子朝鲜的臣子,为他们与秽、良夷等野蛮人作战,同时也可以防止那个在中原暴虐不已的赵国发兵来征服朝鲜……
陈恒是什么人?他是能够纵横中原,说服不少诸侯加入反赵同盟的狐狸,虽然在中原惨败,但跑到朝鲜骗骗这些已经跟外界隔绝数百年,朴素单纯得不可思议的箕子朝鲜人,还不是轻而易举?
于是在陈恒的眼泪和花言巧语下,箕子朝鲜便答应了他的请求,给陈恒以礼遇,封他一个官职,赐予玉圭,将沿海的数十里地划给齐人定居。还借他们一些黍、粟的种子,好让几千口人别活活饿死。
最初几年,因为误以为陈恒已死,三齐的探险船只没有找过来,流亡的齐人得以在海边歇息耕作,恢复精力。因为立足未稳,他们也不敢造次,就乖乖地做朝鲜的顺民,工匠每年制作大量中原器物去讨好朝鲜,缴纳贡物也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