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考核(1 / 2)

小说:逍遥侯 结局 作者:大司空

李中易对参议们的考核,既刁钻又十分考验基本功,而且,由于是皇帝本人亲自出题考试,一旦考砸了,很可能影响未来的前程,谁敢马虎大意?

出完题目之后,李中易只留下了张三正监督考试,他本人则在马光达的陪同之下,继续在军营里四处溜达。

“耀明,你治军的手段越来越多了。”李中易旁观了两队士兵捉对用木刀木枪撕杀之后,不由大发感慨。

马光达摸着脑袋,露出憨厚的笑容,解释说:“我军迟早要打遍全天下的军队,早点作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正好符合您一向倡导的有备无患!”

李中易频频点头,摸着下巴说:“朕部下的大将之中,就数你最是踏实肯干,比廖晓达那个喜欢耍嘴皮子的家伙,可强出太多了。”

马光达听得懂李中易的潜台词,李中易并不是在批评廖山河,而是分别指出了两员大将的性格特点。

实际上,李中易对廖山河的喜爱,军中的大将之中,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和喜欢多嘴多舌的廖山河相比,马光达属于闷嘴葫芦的类型,脾气秉性和杨烈大致相仿。

这主要是和马光达的成长环境有关系,马光达自幼丧父,靠着母亲替人作针线活赚些银钱,这才慢慢的被养大了。

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马光达便学会了看成年人的眼色,也让他养成了谨言慎行的好习惯。

不过,马光达的话少,那仅仅是针对一般人而已。只要和李中易在一起,他的话就很多,多到李中易有种面对廖山河的感觉。

“皇上,您常说,玉不琢不成器,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臣以为,练兵之道,就要敢于设想从未见过的场景,并督促军官和士兵们加以训练。”马光达一旦打开话匣子,比廖山河那个大嘴巴,还要话多。

李中易笑道:“兵者国之大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能够持续性多年如一日都这么在做着未雨绸缪的事情,朕没有看走眼。”

马光达得了李中易的夸赞,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轻声道:“臣的这么点本事,还不都是皇上您教的么?”

“哈哈,你这马屁拍得朕很舒服呐。”李中易被逗笑了,越是平日里不拍马屁之人,突然拍的如此的热烈,倒让李中易颇有些不太适应之感。

马光达微红着脸,小声说:“臣不会拍马屁,皇上不罪臣的乱说话,也就很满足了。”

李中易差点笑出声了,嘿嘿,他身边的大将们,从杨烈开始,个个都是人精。

在马光达的军营里逛了一圈之后,李中易回到参议司的驻地,挨个看大家提交的答案。

这一次,李中易出的题目,其实并不刁钻,而是四平八稳的论述题:浅论劳师远征的后勤?

打仗就是打后勤,参议司的人虽然没管后勤辎重,可是,计算战果的得失,又必须首先计算后勤物资的充裕程度,这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天堑!

在李家军的参议司之中,后勤辎重的供给能力,属于最基础的一种能力,人人都应具备。

李中易信手拿起一份答案,仔细的读了一遍之后,不由眼前一亮。他在末尾处,找到了此人的姓名,曾公昌。

曾公昌提出了一个很新颖的构想,在全国的重要水运枢纽城市,设立辎重物资储备和转运仓库。

遇见战时,由于平常已经有了储备的物资,大军只需要乘马快速赶到即可,而不需要召集太多的民夫,随军转运粮草和辎重。

李中易自然很清楚,不管是英国在全球的初级殖民统治,还是美国的经济殖民统治,都建立在军事基地控制范围的基础之上。

比如说,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国,就是利用印度的基地,快速将兵员和作战物资,通过海上交通线,运到中国的沿海地区。

按照曾公昌的构想,可以在全国的沿江或沿河地区,设置若干个军事物资转运中心。不管遇见兵变还是民变,朝廷派出大军镇压的速度,都会因转运中心的存在,而大大的加快。

李中易把曾公昌的答案,翻过来倒过去,反复看了三遍,却并没有当众叫曾公昌过来,反而把答案直接塞进了袖口,然后像没事人一般,接着看其他参议的答案。

对于特殊人才提拔上升的通道,在李中易看来,本就应该多元化,而不应僵化古板的机械执行。

一般性质的考试,其实是选拔普通军官的模式,并不适应特殊人才的需求。

比如说,曾公昌此人吧,他的名字已经被李中易牢牢的记住了,只等合适的时机,再单独召见,慢慢的深谈。

至于那些准备不充分,以至于答题不怎么好的参议,李中易不需要去记住他们的名字,只需要把答案点评一番,就可以起到鞭打快马的效果。

人的社会,天然就有竞争,要么符合李中易的要求,被快速提拔起来。要么,就会被末位淘汰出局。

在参议司系统之中,每个月都会有固定的考试,根据考试的结果,总有百分之五的参议,被请出参议司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