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章 旭日东升(2 / 2)

,无工不强。朕打算,增添教部、商部、民部、税部、技部和农部,不知孔卿,意下如何?”这又是李中易的试探性询问。

孔昆毫不迟疑的起身,拱手说:“臣也以为,理当如此。商部者,保护商贾的生意,让朝廷更顺畅征上商税,实乃旷古未来的创举也。所谓民部者,护民之意也,可以抑制大乡绅们,对草民的盘剥。农部者,若是在全国广布劝农官,必能稳定粮食产量,促进农耕的科学性……”

科学性?李中易有些诧异的望着孔昆,心说,行啊,他只信口说过几次科学性,竟然叫孔昆记住了。

不管李中易说啥,孔昆都能找到合适的解释,把皇帝的决策变得更加的合情合理,这也是一种极大的本事。

孔昆拜为首相之后的第一独对,竟然长达两个半时辰。而且,李中易史无前例的在寝宫里留了膳。

这就等于向群臣们发出了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皇帝打算大用孔昆了!

没几日,由孔昆独任宰相,各部尚书们集体参与商议大政的格局,也就随之定了下来。

如今的尚书省已经名存实亡,六部尚书也改为内阁集体领导下的十二部尚书,加上孔昆这个首相,也就组成了十二人的大内阁。

如今,新学尚未全面铺开,苦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依旧占据了知识分子里的绝大部分。

李中易也不可能完全堵死了旧学读书人的晋身之路,那会出大问题的。

所以,新设立的教部,就和掌管科举的礼部,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

总而言之,新学新办法,旧学旧办法。但是,旧学的读书人,只能进入翰林院啊,国史馆啊,礼部啊,这些相对比较务虚的衙门任职。

而新学的读书人,出路就广泛得多了。诸如州县官,技术性的衙门,都被留给了新学的门徒。

高考的指挥棒之下,李中易有理由相信,随着新学门徒的逐渐被重用,旧学必定会持续性的萎缩下去。

所谓的皓首穷经,见鬼去吧。

老学究们,就算是学贯十八经,也完全解决不了,工业文明碾压农业文明的降维打击。

由于文臣集团的作死,李中易以绝大的气魄,一次性贬官近千人,彻底的扫除朝堂上的守旧障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糟糕局面,从此以后,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已经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科技之光,再也不是从西边传来了,而是起自东方的大汉帝国!

说实话,要想扭转千年以来独尊儒术的格局,确实难于上青天,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李中易这种威权无限的开国太祖之外,后世的李家皇帝们,还真没那个魄力和实力,完成这么大的社会革新。

别人不清楚,李中易的心里门儿清。如果不趁机发展出攀登科技树的合理机制,打造出近代化的海陆军事力量,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之中,汉人为主的中原王朝,将面临数次灭国的惨痛教训。

退无可退,无须再退,只能是迎难而上了!

解决了内阁集体商议制度之后,左子光和李延清联袂来找李中易,禀报了抄家的详细情况。

“回皇上,臣奉谕查抄逆臣们的家产,收获异常之丰厚。共计抄得铜钱一亿贯,良田五千万亩,古玩字画,更是不计其数……”李延清非常能干,他手里捧着厚厚的抄家文册,念得异常起劲。

李中易含笑摆了摆手,说:“好,很好,干得漂亮,朝廷五年内,不可能缺钱花了。”

抄家得来的铜钱,虽然很多,毕竟只是一锤子买卖,不可能再有了。

但是,抄得的五千万亩良田,这就是源源不断的大财源了!

这么多的良田,掌握在大乡绅和大官僚们的手里,其收入和朝廷完全无关。

如今,这些私田变成了皇帝拥有的皇田。只要始终保持十五税一的低田租不变,遇到灾年的时候,大量的无地农民就有了托底的饭碗。

小农社会,只要农民们遭灾的时候,有口饭吃,就不至于当流民。

流民,是历代皇权社会谈之色变的,最可怕的一股狂暴力量。

换句话说,朝廷在灾年不托底,流民一旦演变成了揭竿而起,就很容易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将整个帝国拖入内乱的深渊。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