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财大气粗(1 / 2)

小说:寒门崛起短剧 作者:朱郎才尽

朱平安送走了尚知府一行,妥善安置了全营将士后,带着刘牧等人打马出营,观察苏州府周围地形地貌,尤其是阊门外一带的山水地形地貌。

诸葛武侯曾言: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自己驻防苏州,又岂能不识苏州地理呢,只有将苏州内外地理形势了然于胸,才好调兵遣将,运筹帷幄。

苏州城方圆十二里,东临松江,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老街、古宅、小巷、河水、石桥......典型的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

美则美矣,可惜无险可守,尤其阊门一带,除了河流、运河交错,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在观察苏州山川地形的同时,朱平安也看到了苏州力压两京的繁荣富庶。

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百业兴旺、人文荟萃;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不愧是天下一二等富庶风流之地。

尤其阊门一带,更是苏州最繁荣富庶之地,至少占据了苏州七八成的富庶。

这里无险可守,又有力压两京的富庶繁华,对于倭寇来说,这就是天堂。

看完苏州的山川形势,朱平安确信,盘踞松江府拓林等地的徐海等倭寇,对近在咫尺的大明第一富庶之地--苏州城,肯定早就垂涎三尺了。

无险可守又占据苏州城七八成财富的阊门外一带,肯定更是倭寇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目标。

倭寇对苏州下手的话,闾门一带肯定首当其冲,这是毫无疑问的命题。

尚知府说这段时间常有倭寇窥视侦查,那显然倭寇已经盯上这里了。

侦查完,倭寇就该下手了,留给浙军的时间不多了。

朱平安很带着强烈的危机感观察完苏州的山川地理后,再次回到了枫桥。

枫桥是苏州城西北面最重要的一座桥,下面通运船,桥上行货,南来北往,东来西去,皆经由此桥上下,是苏州城东西南北的交通、交易枢纽,当地百姓自豪的说“欲知豆米钱,打听枫桥价”,便是明证。

为了便于交通,枫桥下的运河河道挖的又深又宽,便于通行大小运船,六米宽的枫桥桥面台阶上还专门凿了两个车道,便于马车往来通行。

可以说,枫桥是苏州,更是阊门的咽喉之地。

倭寇从松江府劫掠攻打苏州,走水路是最便捷的,也是跨海而来的倭寇最擅长的。倭寇可以从松江府逆沿长江至京杭大运河,通过京杭大运河可直抵四周城西北,沿着运河河道过枫桥,可以直达苏州阊门。

走陆路的话,要通过多个州县、乡镇、村寨,无论是速度还是保密性皆不如走水路。

所以,倭寇若是劫掠攻打苏州阊门一带和苏州城的话,走水路的可能性达九成以上。

枫桥是苏州水路交通枢纽和咽喉,无论是通过京杭大运河还是枫江等河流,都要经过枫桥,所以倭寇走水路劫掠阊门、苏州的话,势必要通过枫桥。

枫桥是布防苏州防务的重点。

朱平安沿着枫桥走了几個来回,站在枫桥上四下观察,闭目思索了片刻,一个方案在心中形成。

既然枫桥一带无险可守,那就造一个可守的险出来。

事不宜迟。

朱平安回到营中迅速画了一张枫桥布防草图,草图很简单,在枫桥桥东坡,也就是浙军新驻地——枫桥大营前建造一座三层高的哨堡,多留射击孔,可以发射火铳和小火炮。

哨堡不需要多大,能够驻守两百人即可,占地四百平方左右即可,顶层做成带有砖垛的露台。

朱平安计划哨堡以砖石为主料,用石灰掺糯米和泥,可以加快哨堡建造进度和坚韧度。明朝这个时候虽然没有混凝土,但是有石灰,匠人把石灰、细沙土、糯米汁等物体混合在一起的土法混凝土,效果比现代混凝土差不了多少,抹在砖石上,异常坚固。虽然土法混凝土价格贵了些,但是谁让苏州府不差钱呢。

浙军平时可以登上哨堡瞭望,巡视戒备,一旦发现倭寇便举烽火报警,对阊门十里大街和苏州城示警,同时可以据堡阻击、坚守、打击倭寇。

除了哨堡外,朱平安还在枫桥下运河东岸,也就是枫桥大营这边,沿着河道方向,建造一条一百多米、一人高的砖墙,作为浙军火铳阵地。

这样一来,浙军就可以沿哨堡、枫桥、河墙、河道构成一道扼守苏州西门户的军事防线。

一旦这条防线建成,朱平安有信心将来犯之倭寇打的落花流水,就怕倭寇来的不够多......

枫桥防线方案形成之后,朱平安也不顾天色已晚,便马不停蹄的带着刘大刀等人进入苏州城,拜访苏州知府尚大人,将枫桥防线方案给尚大人过目。

“太好了,朱大人不愧是朱大人,一座哨堡,一百米河墙,便使无险可守的苏州城有了关隘,单凭这一方案就远胜我苏州府兵备司上下几条街了。”

尚知府看了枫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