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祸水不留(1 / 2)

小说:明王首辅女主 作者:陈证道

嘉靖二年四月二十五日,钦差副使夏言终于集齐兵马和船只,秘密离开扬州,沿运河入长江,然后顺江而下,直扑浙江宁波府近海的双屿港。

夏言这次总共率领三千两百人,其中两百是配备了燧发枪的五百营精锐,由千户戚景通负责统率,而另外三千名军卒则是分别从扬州卫和高邮卫中抽取。

本来,夏言大可以在浙江宁波府就近调兵的,但是他担心这些地方卫所的军官与李光头等有勾结,所以决定不用当地的军队,而是直接从扬州府调兵。这样虽然麻烦一些,但无疑更加保险。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夏言之所以选中戚景通为将,正是看重他出身山东登卫州,对海战比较熟悉,而且戚景通参加过之前的东沙岛两次大战,登陆作战经验丰富。

另外,夏言在戚景通的建议下,把俞大猷也带上了,此子精熟水性,那天提前埋伏在扬州卫码头的水底下,出其不意地登船袭击贼人,为解救徐晋等人立下了首功,显然是个有勇有谋将才,而且俞大猷出身福建泉州的沿海卫所,同样熟悉海战。

在此暂且不说夏言如何围剿双屿港,就在他率兵离开扬州的当天,嘉靖帝朱厚熜的圣旨也同日抵达了,令徐晋和夏言两人,会同南京刑部、南京都察院、南京大理寺,一起初审巨盗徐惟学一案,然后将人犯押解回京,再由京中三法司会同重审。

四月二十六日,艳阳高照,猛烈的阳光晒得泗水河畔的垂柳蔫头耷脑的,枝头上的蝉发了疯一般狂叫不止,嚣张地宣告盛夏酷暑到来。

而就在这喧嚣酷热的一天,从南京来的陪审团抵达了扬州城,一共来了四位大人物,分别是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南京刑部尚书赵鉴、南京都察院都御史秦金、南京大理寺卿边宪。

时值正午,泗水河畔的通泗桥码头上,徐晋一身五品官袍,身形挺秀笔直,气质从容自若,微笑着等候刚靠岸的诸位南京官员下船登岸。

徐晋的身后是扬州府本地的各级官员,谢家兄弟和陆炳分立于左右,只是陆炳这货呵欠连连,脸色略显苍白,精神欠佳。

这也难怪,小野百合本来就是内媚之体,陆炳这小子就算是铁打的也经不住连续四天旦旦而伐。

话说四月二十日那天,陆炳忍不住“提审”了小野百合后,正是青春勃发的骚年食髓知味,此后几天更是连连“提审”,有时甚至一天提审两次,一次近个时辰。今天陆百户实在精力不济,这才没有例行提审小野百合。

此时,南京陪审团的官员终于下船了,徐晋连忙迎了上前,拱手一揖身道:“徐晋见过诸位大人。”

从船上下来的四人都是三品以上的老官吏,倒是受得起徐晋这个钦差的揖礼。

老王这个南京兵部尚书竟然也来了,这倒是让徐晋颇有些意外。

王守仁似乎瞧出了徐晋的疑惑,捋着颌下稀疏的长须打趣道:“老夫在南京闲着无聊,所以跑来扬州凑凑热闹,徐子谦你不会不欢迎吧?”

徐晋连忙道:“岂敢岂敢,王公到来,徐晋欢迎之至,正好借此机会向王公请教学问。”

王守仁哈哈笑道:“岂敢岂敢,该是老夫向子谦请教才对,老夫可造不出燧发枪、镜子、千里眼这些神妙的东西。”

徐晋不由心中一动,老王这次来不会是为了燧发枪吧?

嘿,话说还真让徐晋猜对了。燧发枪去年才造出第一批五百支,全部都装备了五百营,而近来五百营在数战中大放异彩,屡屡以少胜多,击杀数倍于己的倭贼,燧发枪的威力日渐显露。

王守仁作为南京兵部尚书,对燧发枪自然极为感兴趣,所以这次趁机跑来扬州向徐晋取经,而且打算事后上书请求朝廷允许南京军器局开造燧发枪,装备地方卫所军,如此一来,再强悍的倭贼也不值一哂了。

“王公过誉了,眼下日头毒辣,诸位大人府衙里面请。”徐晋客气地伸手作请。

王守仁含笑点了点头,招呼上几位同僚往不远处的府衙大门行去。

话说王守仁当年便十分看好徐晋,甚至私下里和现在的广东右布政使伍文定说过,徐晋将来会是大明的栋梁之才。如今不过短短数年间,王守仁当初的预言便开始应验了。

譬如前年,徐晋在山东赈灾,不仅调查了粮仓亏空案,还顺手镇压了数万白莲教反贼;去年徐晋又提出了清田庄,清理了京师附近的田庄;今年又奉旨清丈南直隶和浙江的土地,还顺手灭了一伙倭贼,揪出了一宗涉及白莲教的陈年旧案……

可以说,无论是造燧发枪,推广种植红薯,亦或是倡议清田庄,徐晋近年来所做的,均是利国利民,匡扶社稷的实事。

当然,此时说徐晋是大明的栋梁还为之过早,但说他正在往栋梁这个角色转变,估计很多人也没有异义,包括首辅杨廷和。

再说徐晋领着南京一众官员进了府衙坐落,自有差役仆人奉上茶水。王守仁德高望重,近来他的“阳明心学”更是极为流行,地位日益尊崇,所以坐在首位。

然而双方闲聊时,徐晋注意到一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