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转制
胶片转制
Hulu的管理层动荡已经很明显了。
不管现任的CEO杰森·基拉尔能否下定决心离职,创业团队中的华人高管已经下定决心要离开了。
这还真不是周不器从中挑唆,好像是康卡斯特的首席人力官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说是应该限制那些没有在美国安家的华人的晋升空间。总不能他们辛辛苦苦培养起来了,然后他们就跳槽回去报效祖国了,白培养了。
这也是华裔和印度裔受到区别对待的深层次原因。
印度裔培养起来了,忠诚度会更高,几乎没有哪个在美国成长起来的印度裔会想着回到印度去报效国家。
华人就不一样了,越来越多地被美国大公司们培养起来的华人在晋升到一定的级别之后,就受到了国内的什么“人才引进”、“人才召回”计划的呼唤,就回国了。
很多大公司就有经验了,要把机会让给更忠诚的员工,免得辛辛苦苦培养起来,变成了肉包子打狗。
这样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可是太政治不正确。
Hulu的CTO埃里克·冯就带着他的嫡系,打算集体离职,人数多达11个,其中7个是华人,4个是美国人。
当年,埃里克·冯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创业,搞了一个视频内容处理的网站。Hulu成立,好莱坞从亚马逊挖来了高管杰森·基拉尔来当Hulu的CEO,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埃里克·冯的视频处理网站给收购了。
然后,双方携手,开始创办Hulu。
可以说埃里克·冯的团队,就是Hulu的核心骨干,几乎把技术部门给掏空了。
杰森·基拉尔那边似乎还没有决定。
周不器也不着急,这天上午,就叫上了沈向阳,约上了埃里克·冯和他的助手尤金·魏,一起去奈飞。
这不是一次商务活动,而是技术探讨。
沈向阳在紫微星环球考察了两个月,又对流媒体行业有过深入的了解之后,就觉得围绕着电影和流媒体行业,也需要很高端的技术才能解决很多迫切的问题。
十年前,几乎所有的电影、电视剧都是由胶片拍摄的。
胶片有一个优点,是分辨率无限高。
也有缺点,就是不易保存。
从最早期的硝酸片基,发展到后来的醋酸片基、涤纶片基,都有着很严重的保存难题,甚至仓库里的湿度和温度,也会对胶片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且,胶片在搬运、移动、播映等过程中也很容易造成物理性的损失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胶片也会出现污垢、掉色、划痕、抖动、模糊、闪烁等各种问题。
所以现在好莱坞已经兴起了一种大势,就是用数码取代胶片、
数字信息的清晰度虽然比不过胶片,但保存起来更容易,而且成本更低。不像以前那样,很多怀揣着电影梦的年轻人甚至都买不起胶片。
对奈飞和Hulu这样的流媒体平台来说,就会面临一个共性的问题——把胶片影像转制成数字影像。
在乘车去奈飞的路上,埃里克·冯就简单地介绍了转制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胶转磁”,通过专业的设备把胶片转化为磁带,再存储为序列帧文件,然后就可以制作成数字影像了。
沈向阳道:“我去环球影业看过,转制的过程其实不难。可很多胶片都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就很麻烦了。”
周不器问:“胶片应该存留很多吧?”
沈向阳笑着说:“哪有?也没那么大的仓库存储啊。”
埃里克·冯显然也知情,进一步地解释道:“电影的发行方在电影上映之前,会把胶片运输给各个电影院,电影院放映完了之后,拷贝会被发行方收回。发行方挑出几部质量比较好的拷贝进行保存,其他的胶片会集中销毁。就好莱坞来说,围绕着胶片的存储体系非常完善。绝大部分的胶片都有5-8个的长期备份。可是好莱坞电影的量太大了,总归有一些运气不太好的影片,所有的胶片都遭到了破坏。”
周不器道:“数量不多,手动修复就行了。”
埃里克·冯摇摇头,“物理修复这好说,好莱坞这边的保存比较好,也有很多备用可供使用。可有一个问题是胶片长期保存之后的共性,这是材料层面的。胶片保存几十年后,会出现色彩失真、噪音、清晰度下降、影音不同步,抖动刮痕等很多问题。”
周不器知道这还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过去近百年,全世界的影像作品都是由胶片拍摄的。好莱坞这边还好,有着很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对胶片进行科学化地保管和存储。
可是除了好莱坞,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地方有这样的工业化理念。
这也就意味着全世界的“老影像”,想要放在互联网流媒体平台上播出,都可能要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修复。
尤其很多胶片拷贝是孤品,没有任何备份,修复工作就更复杂了。
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