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朱大先生的笔记(1 / 2)

小说:拣宝 烛 作者:

ps:月底了,月票竞争格外激烈,一下子就被爆了,求月票支持啊。大家有月票就请多支持。

确实来说,箱的东西都是青花瓷,而且以瓶壶居多。

这些青花瓷制作工艺非常精良,胎体洁白如玉,精密细腻,青花色深沉浓艳,在光芒的映照下散出蓝宝石一样的光泽。

“漂亮,太漂亮了。”

俞飞白赞叹不已,然后小心翼翼捧起一个直颈较长,腹部扁圆的贯耳瓶,一边仔细体会其的质感,一边目不转睛的打量其的细节。

贯耳瓶的器形是仿汉代投壶式样,由于在瓶颈部位两侧有一双对称帖竖直的管状贯耳,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名字。

这种贯耳瓶属于纯粹的观赏品,瓶身上的纹饰很多,颈部绘有海水纹,间夹饰有回纹装饰带,肩部饰有蕉叶纹。这些满施青花料的辅助纹样,与腹部主题纹样缠技忍冬纹的疏朗,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然,尽管纹饰很多,却不显得繁琐。这些纹饰画得十分规矩,从不出边线,线条流畅,纹路清晰,有一气呵成感。反正看起来很舒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大明宣德年制,双圈双行楷书款。”

与此同时,俞飞白习惯性的看了眼贯耳瓶的底足款识,顿时更加惊喜道:“这是宣德年间的青花瓷,难怪这样精致漂亮。”

在明代宣德年间,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后世也有评价,明以宣(宣德)、成(成化)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魁。

另外也有人觉得,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宋之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古未有,为一代绝品。

也就是说,如果以五星为评判标准的话,那么宣德年间的青花瓷,获得五星级好评是妥妥的,没有任何的黑幕。反正这个时期的青花瓷,一直受到外藏家的推崇。视为青花工艺的典范。要是能够收藏一个,估计也要当成传家宝供起来。

然而这里却有一箱。不仅是贯耳瓶而已,另外还有梅瓶、胆瓶、折方瓶、宝月瓶、玉壶春瓶等等。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执壶、葫芦口执壶、玉壶春执壶、方流执壶……整整一箱青花瓶壶,每件都是工艺精美,光泽柔和不刺眼,仿佛珠光宝气一样的东西。

见此情形,王观也是十分感叹,同时摇头道:“如果都是真品就好了。”

“对呀,如果真是宣德青花瓷,这一箱东西。估计能卖十几亿吧。”俞飞白也叹惜起来,他也不笨,自然清楚大箱是为什么原因才挖出来的。不管多精美漂亮的东西,只要与朱大先生扯上关系,其的真实性就比较让人担忧。

说话之间,俞飞白仔细研究贯耳瓶,粗略观看外壁之后。他着重关注瓶内壁。只是瓶内相对来说比较狭小,能够看到的面积不多。幸好贯耳瓶的瓶口比较大,俞飞白直接伸手进去慢慢的摸索,几分钟之后,真给他摸出异常情况来。

“诺,就在这个位置。”

此时。俞飞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沮丧:“这里有个清晰戳印,应该是朱大先生的杰作无疑了。”

“理所当然。”

王观也不奇怪:“其实看到这些瓶呀壶呀,我就心里有数了。那个窑口确实就是朱大先生早期的作坊,只生产瓶和壶,因为这两种东西口小,比较容易在内部留下隐秘的戳印。”

“不过到了后来。朱大先生也觉得在瓶壶内部戳印太小儿科了,所以就舍弃了这个窑口,打算另起炉灶,才有了融入纹饰之的暗记。”

说到这里,王观也是感慨万端:“不愧为朱大先生,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仿制的技术已经非常高了,还要精益求精……”

“对,很精益求精,所以大家才被他整得那么惨。”

在俞飞白吐槽的时候,高德全却没有参与其,甚至没有看那些精美青花瓷,而是在箱翻来覆去,似乎是在找什么东西。

“找到了,应该是这个。”

片刻之后,高德全终于在箱底翻出一个方长的扁盒,在看到扁盒的一瞬间,他的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笑容,然后手掌有些颤抖的把扁盒打开,只见盒也没有什么东西,就是放了一本不算厚的册子而已。

然而,就是这本册子却让高德全欣喜若狂,激动得差点要欢呼出来。

“德叔,这是什么?”

与此同时,王观也注意到高德全的异常,自然凑近一看,只见册子没有什么封皮,开篇就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王观微眯眼睛打量,顿时瞠目结舌:“这是……配方?”

“没错,不仅是配方,更有详细的工艺流程记录。”

这个时候,高德全根本不能掩饰脸上的喜色,笑容就好像是鲜花一样怒放,十分灿烂:“这是朱大先生烧瓷的笔记,非常重要。”

不是非常重要,而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王观自然明白,这样的东西落在外行人手里,肯定是一不值,但是落在高德全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