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乖乖的入套(1 / 2)

通过摹本来临摹寒食帖,与通过原本真迹来临摹寒食帖的区别,想必大家也应该明白。再加上刘墉本身就是个书法名家,那么更能把握真迹的精髓神韵。

这样一来,大家多少也明白了这幅仿品的价值。当然,也必须有一个前提。这仿品真的就是刘墉之作,而不是别人仿刘墉的赝品。

这话有些绕,不过也是古玩收藏之一个比较让人无奈的事实了。在真迹已经确定下落的情况下,大家也明白真迹不可能出现在市场上。那么一些利欲熏心的人,肯定把目标放在仿品上面去了。

毕竟在真迹不出的情况下,名家的仿品也十分值钱。所以各种惟妙惟肖的仿品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冒涌出来了,真可谓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考虑到这种情况,王观和田老自然需要小心谨慎,仔细的鉴别真伪。

“王观呀,你怎么看?”田老口询问,也没有清闲下来,眼睛仔细观察字帖的情况,更直接上手触摸纸质裱料,尽量没有任何疏漏。

“有谱。”王观也在仔细观赏,脸上也露出几分笑容:“纸质黄白颜色过渡自然,不像是作旧的痕迹。”

“嗯,纸张倒是没错。”田老微微点头表示认同,然后在谭掌柜惊喜交集的目光之,他却沉吟道:“不过也有老纸新书的情况。”

所谓的老纸新书,那是指用那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纸,再在古纸上临书作伪,等到墨字干透之后,再悬挂一段时间。就完全像是古代的书画了。

由于纸张真是古纸,如果只鉴别纸质,那么肯定看不出任何作旧的痕迹。由此也可以知道造假的人多么挖空心思,想尽各种手段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刑老等人闻声,纷纷感叹起来。他们是知道古玩收藏的水很深,但是深到什么程度却完全没有概念,现在听到王观和田老交流,才觉深不可测,足够淹死一大片人了。

与此同时。谭掌柜连忙辩解起来:“田老,纸可能是古纸,但是新写的字,总不能也像这些古字一样光泽内敛吧。”

这个说法也成立,毕竟就算是同一种墨汁。书写在同样材质的纸上,也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呈现出不同的状况。

如果是好墨,字迹尽管依然清晰如故,但是过了几百年,肯定少了一开始时候那种油亮如漆的光泽。如果是差墨,那就更加不用说了。或许几百年下来,墨色直接褪隐淡化了。

不管怎么说,字的墨迹,也是研究书画真假的依据之一。

田老肯定明白。不过却没有理会谭掌柜的辩解,而是研究书法的风格来:“苏东坡的书法初看并不美,用笔很自然,有点随意。所以不喜欢的人才评价说是石压蛤蟆。另外就是,寒食帖本来是诗稿。肯定不像是定稿那样工整规矩。”

“不过恰恰是这样,才显得寒食帖平淡天真,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所以看得久了,才能够体会其的美感。那种不自夸、不卖弄、不矫情的真善美。”

田老慢慢评点道:“再说说刘墉的书法,字体貌丰骨劲,味厚深藏,内含刚劲。他特别喜好浓墨,写字比较圆厚,不加连绵,空白宽大。不喜欢他的字的人,说他写的字像墨猪,这恰恰与苏东坡类似。”

“所以说,刘墉要临摹苏东坡的书法,那绝对没有多少难度。”

说话之间,田老又笑道:“另外就是黄山谷的跋尾了,与苏东坡的书法风格截然不同,却相互辉映,两大书家并列在一起,称为双璧。很多人形容黄山谷的字,就好像打开将军的宝库,长枪大戟,剑拔弩张,有种锋芒毕露的感觉。”

“所以说,这样的字,刘墉是仿不出来的,就算是硬要临摹,也写不出那种味道。”

就在这时,田老示意道:“你们要是看过寒食帖真迹,就会现这篇字帖的诗二字有真迹的几分风韵,但是黄山谷的跋尾却越看越别扭,有些不伦不类。”

“所以说呢?”刑老眼睛一亮,听出了弦外之音。

“所以说……”田老一笑,看向旁边的盒子:“该看看东坡天砚了。”

这下子,该明白的人也明白了,就在刑老招呼眉开眼笑的谭掌柜到旁边交谈的时候,田老忽然有意无意说道:“对了,在刘墉诸多传世书法,有很多代笔的作品。特别是刘墉有三个小妾,都能代笔可乱真,需要小心谨慎啊。”

“嗯?”

一瞬间,谭掌柜的笑容僵滞住了,肯定有心想要辩解两句,但是田老却没有聆听的意思,直接示意王观把盒子打开,看看所谓的苏东坡天砚是什么模样。

“好大块的砚台。”

此时,王观顺手把盒子打开了,只见盒有一方石砚。不过石砚的呈椭圆形,长和宽都过二十厘米。王观顺手把石砚捧出来打量,只见砚台正面有砚池、砚沟,还有斑斑的痕迹,在砚台的背面则是清晰可见的铭。

“田老,你看看。”

打量了片刻,王观微微皱眉,顺势把石砚放下,让田老上手过目。

“你又是怎么看的?”田老随口问道,也认真细致打量起来。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