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送羊入虎口?(1 / 2)

小说:拣宝烛小说免费阅读 作者:

ps:换地图了,需要斟酌一下情节,今天两更,请见谅。

“破绽肯定有不少。”

这个时候,钱老微笑道:“说起来,我也是取了个巧,先是现印的不对,才以怀疑的目光鉴赏画作。这样一来,就比较容易现破绽。”

“什么破绽?”俞飞白连忙追问,王观等人也纷纷注意聆听。

“抛开印不提,单单从画作的本身入手,这是山水长卷,有山有水,而且是用粗笔渲染勾勒而成,看起来很有气势。”

钱老赞叹了一番,然后直接来了个转折:“但是这幅作品却缺少了沈周晚年用笔的显著特点,或许说是缺少了他笔下的江南山水的气息。”

“江南山水气息?”俞飞白错愕道:“那是什么样的气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

“不是这个。”

钱老摇头,仔细提点道:“沈周的山水画主要是学习元四家的王蒙和黄公望,又吸收了浙派一些风格特点,在笔法上形成了刚有柔的特点,行笔的过程时时可见锐利的笔锋。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皴法,他用笔习惯性地多用元代王蒙的牛毛皴法。干笔多次皴擦,产生出一种毛绒绒的感觉。”

“沈周之所以喜欢常用这种笔法,主要是江南地区的山体多有茂密的植被覆盖,远远地望去,就有毛绒绒的感觉,这就是他笔下的江南山水气息。”

钱老解释起来,然后笑道:“另外到了晚年之后,他的用笔技法已经大成。尽管说使用硬度很高的秃笔之后,强调的是书写性而不是自然山石的再现性。树的画法也变为粗枝大叶,不斤斤计较于细部的真实,强调的是整体的气势。”

“如果大略来看,这幅作品的整体风格,确实深得沈周晚年山水画的精髓。不过仿作之人却漏了一点。沈周是很注重气势,但是并不意味着不重视细节了。”

此时,钱老示意道:“你们看。山石上的苔藓又脏又腻且有一股黑气,这不是沈周的风格特点。”

“为什么?”俞飞白愣眼道,没有对比,他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对。

“沈周作山水画时对点苔是非常重视的,他的画室堆积了很多未点苔的山水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打点完成这些画作,他却表示需要等自己精神好的时候才能落笔。”

钱老微笑道:“由此可见。沈周对自己作品的重视程度,也说明了他的认真负责。”

“就好像这幅作品。近景部分没有打点,主景的山顶上倒是加了许多点。但是这些墨点下笔的力度不够,没有沈周山水画墨点的老辣感、毛涩感,排布也过于细碎。”

罗列许多缺点之后,钱老随口道:“回头我借一幅沈周山水画的真迹过来,你拿真迹和仿作对比一下,就知道两者之间的差别了。”

“这当然最好。”俞飞白忙不迭的点头。

“嗯,这事回头再说。整幅作品,除了我刚才说的问题。另外还有石头的勾勒更是骨法全无,无论是大石还是小石,都勾得绵软无力,毫无棱角。石头和树丛的搭配过于密集了,章法混乱,没有疏密的对比感……”

钱老指指点点,叙说片刻之后。这才意犹未尽道:“除了这些,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就是这些,毛病已经足够多了。一时之间,众人十分感叹,没有想到在自己眼看起来好像是真迹的东西,居然是破绽百出。

“对了。还有一个我们忽略了的辅证。”

就在这时,王观笑道:“还是款印的问题。仔细想想,这是弘治十年的作品,起码要在嘉靖年间才落到汪直的手里。也就是说,东西至少流传好几十多年了吧,可是期间却没有任何人在上面题跋、留印,似乎也是件比较奇怪的事情。”

“对呀。整幅作品除了沈周的三枚印章以外,居然没有其他人的鉴赏印章,这的确是很大的破绽。”皮求是深以为然,随即笑道:“说不定这是嘉靖年间的仿品,本来人家是当成仿品来卖的,可是汪直却当成真东西买下来收藏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别人送的,或者是抢劫得到的东西。反正不管怎么说,大家应该谢谢他,如果不是他早早把东西收藏了,那么这幅作品流传下来,肯定有人打眼,然后在上面题跋留印。接着代代相传下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上当受骗。”

皮求是十分感叹,不过俞飞白才不关心有没有人上当受骗,而是担心道:“话说汪直的眼光那么差,你们说他的收藏到底有多少真迹?”

“呃……”

一瞬间,众人面面相觑,还真是不敢保证。

“别想那么多。”

此时,钱老摆手笑道:“有一件就算一件,不论真假,都是一个辩证学习的过程。”

“也是……”

王观等人深以为然,觉得在鉴定的过程,确实能够学习许多东西。再说了,反正就算这些作品都是赝品,可是流传到现在,也算是比较难得的仿作,价值也不低。

做人要知足,吃亏也是福啊。

对此,俞飞白肯定嗤之以鼻,直接摆手道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