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有印象的那些著名短篇捣鼓出来,也够吓人了。更何况,他还有金庸古龙,要真是玩文艺,鲁郭茅巴老曹的东西,以及《白鹿原》之类,他也不是没看过,或许文笔差远了,但是……靠这一行混饭吃,仍然没有问题。
而如果要做一个电影人,他做编剧是肯定没问题了,光是前世看过的那么多香港、内地、好莱坞的大片,哪怕编剧水准差点儿,光是照搬照抄,也足以让他成为业内最知名的编剧了。
甚至,有那么多好本子打底,再加上他前世丰富的从业经验,哪怕稍微用点心,他自付,自己要做导演吃饭,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所以。问题就来了。
他不缺这些在别人眼中一辈子都得到一件的、所谓高屋建瓴的和独创性的东西,他缺的,反而只是最基础的基本功。
一句出现在小说里的景物描写,作为导演的你。该怎样把它变成一幕至少是合格的影像来呈现在观众面前?你该用什么镜头语言?你需要灯光师帮你调出怎样的光线?需要摄影师帮你捕捉出什么镜头?
一句人物台词,你需要演员给出什么的情绪和表演?
到最后,剧本要求的全部镜头都拍出来了,你又该怎样把它们剪辑成一个连贯、流畅的电影或电视剧故事?
做演员,尤其是做好演员。从来都不易。
但毫无疑问,要做一个好的导演,就更加的不易。
而现在,李谦正在一点一点的补课。
即便是在没有这间拉片室之前,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也是每年至少去电影院看20到30部的电影,且回到家里,还要用家用播放设备再看50部左右的老片子。
他去学了摄影,在国内最顶级的电影殿堂,接触的是最最顶级的教学,而与此同时。他还特别喜欢跟导演系的学生交流,不但把他们的教材借来看、做笔记,会偶尔跑过去人家的教室旁听,甚至还经常跟导演系的人一起去拉片室看片子,互相探讨、交流。
事实上,他可以不必那么努力的。
仅凭记忆中的那座艺术宝库,他不管做什么,事实上都不会存在太大的障碍,至少是相比起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他本身就是个天才!而事实上。如果野心不大的话,仅仅只是一个音乐圈,也已经足够他名利双收、功成名就了。
甚至不夸张的说,都不需要太久。只需要给他十年的时间就好,十年之后,他就有资格被所有人尊称为“歌坛教父”!
他甚至可以拿着一大把经典的英语歌曲,直接带着廖辽和何润卿、周嫫、谢冰她们去刷国际逼格,让她们升级做国际歌坛的天后!
但仅仅只是,对他来说。却并不足够。
说是野心也好,说是抱负也罢,总之,有了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并不准备就这么轻易的收手,他憋足了劲儿,想要做出一些更大的事情来。
更何况,他爱电影。
是的,他爱音乐,但他也爱电影。
且同样爱的发自肺腑。
所以,身为当今歌坛几乎无人能够匹敌的绝对权势人物,身为两大天后的男人,身为手中掌控着强大歌坛势力的明湖文化的老板,他却并没有任何一天曾停下过自己的脚步。
他始终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他也始终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的,到底是什么。
…………
虽然已经是98年,电子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幕早就已经拉开,但当下的影片主流的保存格式,仍然是传统的胶片拷贝。
胶片这个东西,很贵,尽管拍电视剧,对胶片的要求相对较低,但仍然造价不菲。而且,即便是对清晰度、感光度等标准要求更低的拷贝,也真的是很重。
整个九楼只有李谦一个人,在明湖文化来说,这间小型影厅的播放设备更是只有他一个人能玩得转,所以,尽管已经压缩到差不多最差的标准,一份可以播放30分钟的拷贝,仍然重达十几斤,而每当播放完一份,他都需要自己起来换拷贝。
看完了两份拷贝,已经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
放映机转动的声音已经停下,幕布上的图像也已尽数消失,只剩下放映机的灯光,把它映得雪白。
李谦坐在舒适的座位上,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问题,许久都没有起身。
足足过了一根烟的功夫,他才站起身来,先是走到窗前“嗤啦”一声扯开厚厚的遮光窗帘,让外面的阳光照得一室洞明,然后才回身取了拷贝、收好,又关了播放设备的电源,这才打开房门慢悠悠的下楼。
对于艺术行当来说,好的东西,犹如灯塔,犹如坐标,可以供人一遍又一遍的揣摩和借鉴,并由此延展、最终发展处独属于自己的艺术脑洞。但不好的东西,比如说ng的镜头,比如说录废了的小样,却并不是全然没有价值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李谦在录音室里帮廖辽做出对《女人花》降半个k的调整,把此前已经接近完成的那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