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六十章局面(2 / 3)

起来,从成武元年的长安之变,殿前司禁军指挥使王佩人头落地开始,殿前司禁军整编就已经之事就已经有了苗头。

这么多年下来,一直按兵不动,许多人的谋划,许多人的心血都在里面,又怎么能称得上急功近利?

而殿前司禁军整编,才算是刚刚开始,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这毫无疑问,是一次大规模的军中鼎革,最后所涉及到的,也不会光光是殿前司禁军。。。。。。。。

紧接着过来的就是家书。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每次回京之前,都会接到。为的不是让他安心。而是在家书中。详述京中情势,让他好有个准备。

一般来说,这封家书,都出自府中几个幕僚之手,这次也不例外。

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意外,京中有点乱,连向来平静的早朝,都屡屡有争吵发生。可见,这一轮动荡到底有多剧烈了。

而在这个时候,当初那场波及甚广的科场案也发酵了起来。

许多蜀人官吏纷纷外贬,可以说,蜀人的头一次抗争,完败,可以想见的,明年科举,蜀人也许会遭受到更多的打击。

而皇帝陛下,又提出了迁陵的动议。

毫无意外的。遭到了群臣劝谏。

看上去,这个时节皇帝陛下还要自寻烦恼。有些不智,但实际上,这就是皇帝陛下用惯了的政治手腕儿。

迁陵之议被拒,一些障碍重重的人事任免,很快就通过了中书决议,这样的交换,皇帝陛下已有乐此不疲之势。

实际上,此时此刻,朝堂上的重臣们,也开始真正思量,是不是什么时候,可以将黄陵迁一迁了。

不然的话,一旦陛下之意受阻,便拿出此事来胡搅蛮缠,也确实让人难受。

皇帝陛下的目的很好的达到了,多年心愿,终于迎来了曙光,成武皇帝的政治智慧,在这一刻,也显露无疑。

事实上,这些都算是趣闻,对于长安晋国公府来说,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朝堂形势,在晋国公府几位幕僚看来,也已趋于缓和了。

不再有什么文武或政见之争,现在闹的最凶的,其实就是这一轮人事任免之后,留下的那些空缺,或者,有些人还想着借此机会,制造更多的空缺出来。

这样一来,会很纷乱,但总体而言,从成武六年开始的动荡,正在平息之中。

之后的这些攻讦,这些争论,无非是各自利益作祟罢了,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激烈碰撞发生了。

于是,对于长安之内的情势,赵石也算有了清楚的认知。

随着家书到来的,还有朝廷战报。

现在的战报,只能来自西北,来自草原,不会再有其他地方有战事发生了。

也不出赵石预料,第一个,便是木华黎率兵大破不亦鲁黑汗,彻底消灭了中部草原上最后的一个割据势力。

契丹人的西辽,送来了礼物,乞求和平。

虽然没有称臣,但也差不了多少,契丹人已经没有了他们先祖的气魄。

他们现在依旧横亘在大秦和西域交通的路途之上,但在和花勒子模的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正处于最虚弱的时节。

其实,这个消息在六月间,就已经从大同方向传到了赵石这里,只是这一次,更加确切详细而已。

木华黎罕见的弹劾了安远伯王览。

也不知是什么人给他出的主意,他弹劾王览不听将令,一意孤行,攻击了黑水城。

更言道,他本有意驱黑水城党项余孽往北投契丹,以做来日与西辽开战之借口,却为王览等所坏云云。

大将争功,屡见不鲜的事情。

不痛不痒,却又恰到好处,显然不是木华黎的风格。

在赵石看来,这封奏疏,很有意思,他甚至可以想象的到,中书那些大人们看到这个,脸上故作深沉,心里却乐开了花的样子。

王览和木华黎都是赵石心腹将领,这次却闹起了不和,正合朝廷用人之道,不是吗?

赵石甚至不用猜,就能知道,这事肯定不是木华黎自己的手笔,他就算有那个智慧,也不会对汉人官场了解的这么通透。

所以,不是李刑就是李之问的提议,肯定不会错。

由此也就清楚了,对西辽的战事,将是赵石回到长安之后必定会被皇帝陛下问起的事情之一。

此时,赵石在想,黑水城的战报,虽然还没有来到京师,但想来在王览和李池勋两部的合力围剿之下,又有木华黎虎视眈眈,黑水城,应该已是大秦囊中之物了。

这样一来,从中部草原,到西边的玉门关,再到西北的黑水城一线,大秦开始全面和西辽接壤。

这一战其实已是不可避免,而且,不用怎么动用大秦的军力,就能突破西辽,直面西域诸国,这样的好事,却还要想着怎么劝服皇帝陛下和朝廷上的那些大臣们。

赵石想到这里也不由微微一叹,中原啊。。。。。。。。。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