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1章 华夏纪元(1 / 2)

小说:帝国吃相奇书网 作者:牧尘客

进入十一月,整个咸阳城似乎瞬息之间就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喜庆。

大街小巷奔行的公交,来回喝卖的食摊和报童,叮叮当当在人群中穿梭的自行车,偶尔还会有更加吸人眼球的三轮车,灯红酒绿,歌舞升平,霎时之间,大秦更添几分繁华盛世之景。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十一月中旬,太子子婴的婚礼如期举行,咸阳满城喜庆,人人都穿上崭新的衣裙上街游行,迎接观望这位带有神奇色彩的太子妃。

这位太子妃据说是清河侯去年在吴中无意中遇到,起源于一次赌蚌游戏,清河侯一见而喜,推荐给始皇帝,始皇帝一见也十分中意,于是一拍即合。

太子妃年芳十三,温柔貌美,知书达理,而且还是楚王室后裔,身份地位都让咸阳民众满意。

秦楚之间既有旧恨又有渊源,两国之间有撕不开斩不断的血缘关系,而太子再娶楚王室女儿,只会让秦楚两地之间的民众更加和睦。

这既是高层的善意释放,同时也是民间相互认同的基础。

热热闹闹,太子婚礼足足欢庆了三天,京师夜不宵禁,全城民众喜庆狂欢。

而在太子婚礼结束的当日,始皇帝宣布大赦天下。

凡是刑期在一年以内的全部赦免,其余非谋逆和奸杀掳掠等恶性犯罪,都能宽减刑期,甚至是正在修建骊山陵墓的二十万刑徒,也有大量减刑,甚至服刑十年以上的还允许归家探亲。

除开刑徒之外,始皇帝再次下令,所有前六国因为战争而俘虏的奴籍战犯,全都重新恢复平民户籍,愿意回归祖籍的回归祖籍,不愿意回去的就在当前居住地由当地官府划拨田地房产安家落户。

此两条谕令一出,顿时天下震动,无论工奴刑徒皆都面向咸阳伏地叩拜感谢皇帝仁德。

而就在太子婚礼的喜庆和大赦天下的余波还未过去,十一月底,筹备超过两年的图书馆圣贤大道一百尊大贤雕像全部完工,终于向整个咸阳开放,同时开放的,还有帝王群雕像,当这两组庞大的雕像群面世之后,顿时搅动整个咸阳士绅阶层,五大学院、百家诸生、商贾豪绅、卿侯官吏等凡是读书识字阶层的无不趋之若鹜,连续数日将整个京师大学围的水泄不通,严重到了影响京师大学正常的教学秩序,于是京师大学不得不暂时放假一旬。

不让进去看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两个项目让所有人期待的太久了,全国各地赶来准备一观这两组雕像的文士和百家门徒就有上万人,有些人甚至已经在咸阳呆了大半年甚至一年了。

帝王群雕像威武霸气,二十丈高的中华神碑更是气势恢宏,如同利箭一般直插云霄,在四周栽种的青松翠柏映衬下,更显挺拔。

碑上除开中华两个巨大的红色篆字之外,上面还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许多上古传说人物和夏商周三朝著名帝王诸侯的名字,甚至在底座上还刻画有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浮雕图案。

雕像、神碑、浮雕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庄严肃穆,围观者远远看见便情不自禁的慢下脚步放慢呼吸,心中中升起一种庄严肃穆的膜拜情绪。

圣贤大道上百尊诸子雕像同样如同神祗,俯视来往的百家门徒和年轻学子,但相对于帝王群雕像和中华神碑带来的庄严肃穆的压力不同,这里情绪要轻松不少,毕竟百家门徒各自理念冲突巨大,相互不服输的情绪一直都非常明显,因此在观摩这些雕像的时候,许多人其实都是相互不服气的,从当初百家排名出炉之后到现在,民间的争斗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不过排名是民间人士投票选举出来的,这是一种完全公平公正的排结果,没有太多人敢去找陈旭和皇帝的麻烦,想改变顺序基本上也没有任何指望,于是都只能在参拜完自家门派老祖宗的雕像之后,跑到敌对门派的雕像前面对着别人家的老祖宗吐口水翻白眼儿。

于是自从圣贤大道开放之后,连续几天爆出有诸生打架斗殴,陈平不得不去向始皇帝申请安排禁军守护,而陈旭听闻之后,也不得不让人在京师大学门口张贴公告,警告百家门徒文明观礼,不然会以侮辱他人和破坏公物罪从重惩罚,这双管齐下之后,观看雕像的百家门徒的情绪才慢慢平静下来,由武斗变成了文斗,互相吹胡子瞪眼睛用入你老娘和入你娘子来亲切问候对方家人,场面和谐而美满。

不过百家圣贤雕像虽然一个个都刻画的栩栩如生,高度符合百家门徒对自家门派老祖的形象期许,然而本来应该站在图书馆大门口的科学派创始人清河侯的雕像却并没有出现。

站在最高处的是一个奇怪的青铜雕塑,梯形的八面体底座,直径一丈,高五尺,底座四周铸有复杂的图案,既有山川河流花鸟虫鱼,又有日月星辰,更多的是各种稀奇古怪的符号、公式和图表,在底座东南西北正四面的中央,分别还各自有铸造有法制、文明、科学、自由、八个大字,而在底座顶部,四周是八卦图案,中间是太极,以太极阴阳鱼眼为支点,两根小腿粗细的青铜柱扭曲成一个盘旋向上的双螺旋结构,在螺旋状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