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垦荒自给一事,于今日的大朝会上终于正式提上了日程。
这一近段时间引起京城内外极高关注的话题一经兵部尚书引出,犹如一滴温水滴入烧滚的热油中般,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
虽说此事已经三公、六部甚至九卿相关官员多次探讨过,诸位返京将帅更是官方或者私下多形式争论过,然,大朝会上的争议之激烈依旧空前。
不管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又或者中立的,每个人的理由听上去都特别充分。
哪怕是同持反对太多,或者赞同态度的,理由也五花八门,一副谁也说服不了谁之态。
整个大朝会期间,皇帝陛下只一脸莫测的端坐龙椅之上,任由臣工们充分发表各自见解,哪怕是激动到快要当殿打起来的争吵,他都未曾阻止。
别看皇帝陛下始终一言未发,但他听的格外认真,大脑一直在高速运转着,仔细地从大小臣工们的各种或正常,或清奇的角度来论证此策的可行亦或者不可行言论中,筛选着有参考价值的部分。
听了一早上,发现完全赞同者甚少,觉得此举于国于军有损者最多,还有相当一部分臣工,觉得无可无不可。
但凡军、国之大政,若是能在大朝会上争论出个什么有用结果才真不正常。
是否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并不重要,但这一全员参与的商讨过程却必不可少,且,还得允臣工们至少争论个三五回,以保障他们能充分发表各自意见。
今日,是首次将此策引入大朝会,陛下允他们畅所欲言,以至于说的正起劲儿地大小臣工们,散朝后仍觉意犹未尽,三三两两地相约,或在衙门,或去茶馆继续探讨。
然而,当上阳大小臣工们三五结队地进到不同茶馆时,入耳大多内容,使得他们差点忘记了来此的目的。
原本这些时日,京城中最热的话题当属今日大朝会上所议的这一个。可自昨日开始,话题被渐渐带歪,风头逐渐都转向了定王妃失踪,以及她的桃色八卦相关。
今日,因定王妃突然发飙,惩治了那些个在泠泉茶庄散布谣言的。
据传定王殿下坚定地站在了定王妃身后,就连京兆府尹都将“公堂”搬去了泠泉茶庄。
还不止如此,巳时末,池明轩带人把聚集在永乐坊天一茶庄正编排他和定王妃的众造谣者给揍的人事不省;小郡王钟嘉麟更是让人把东市远香堂给端了。
教训完,不管半死不活的,还是有气无力的,全给扔去了京兆府。
故,满京城各大茶馆的热议重点再次转移,皆在谈论着早上新鲜出炉的这一个接一个的劲爆八卦。
因众茶客们的议论声过于激动,音量未加控制,众选择在茶馆中继续探讨早朝未尽话题的大小官员们,一进门,就被动地立时听了个大概。
有些个好奇心强的,一进到雅间,茶都没来得及点,先从伙计处将外面所议相关打听了个清清楚楚。
了解了来龙去脉的众位官员,有的直呼定王妃过于小题大做,定王殿下和池小侯爷以及钟小郡王所为太过嚣张跋扈;
有的不想惹事,明哲保身未发任何感言;
也有那么一小部分官员,觉得那些人咎由自取欠收拾。
而享有风闻奏事权利的御史们,只觉此风不可长,大多已在琢磨着回去立马写奏折,明日早朝时,定要在陛下面前狠狠地参奏这几人一本。
坊间种种火热新闻下午就传到了宫中,皇帝听了后很快抓住了重点,他抬眼看向江文,确认似的问道:
“老五真这样做了?”
“回禀陛下,外面就是这么传的。”
陛下问这话时喜怒不辨,饶是江文都有些不太确定陛下是支持还是责怪。
不过以陛下对定王妃的信任重视程度,就连突然失踪又突然回来这事也没打算召定王妃进宫询问缘由,应该是支持定王殿下所做所为的吧?
“定王妃可消气了?”
消气?
听到陛下又抛出这个问题,大太监江文这下彻底明了皇帝陛下的态度了,脸上立马涌出笑意回禀道:
“回禀陛下,听说从茶庄离开时,定王妃已无怒意,五殿下还亲自将定王妃送出了门。
“想必那怒气就算是没彻底消,至少应该消了大半吧?”
江文所言皇帝多少还是认同的。
他这个儿子转变倒是挺大,对于他为他选择的这个正妃,看来是真的越来越上心了。
皇帝陛下本来应该老怀安慰,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但又一想,儿子的这种转变只有好处没什么坏处,便也没再多加琢磨。
今日,儿子儿媳还有嘉麟、明轩这几个孩子是过了瘾,可明日早朝,他这个为君为父的,怕是要因为他们惹出的这许多事端,被那些个御史给变着法儿的烦了。
罢了,若非逼急气急,五儿媳定不会亲自动手。
何况,那些个吃饱撑着没事干成天就知道胡言乱语的,搞得京城隔一段时间就乌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