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朱厚熜把话接过来,“离九霄而膺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身为中原皇帝,上天之子,是亿兆黎民的君父,自然要为天下苍生为仆。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士农工商,朕都要一视同仁……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赏功罚过,不敢有半点马虎。”
苏莱曼努力理解这番话,他眉头微皱,很显然,他这个皇帝和朱厚熜并不一样。靠着几百年的扩张,奥斯曼帝国疆土庞大,治下民族众多,复杂程度,一点不比大明差。
但是在治理上,却是大相径庭。
大明是典型的官僚治理,从中枢到地方,从各个布政使司到府州县,一级一级,深入帝国每一个角落。
虽说有很多批评皇权不下乡的观点,这也没有必要否认。但是如果和同时期的世界各国相比,甚至和后世的国家比,也有不少达到不了大明的高度。
至于奥斯曼帝国,虽然有大维齐尔作为宰相,统领整个行政系统,但是帝国依旧以封建采邑制为主。
也就是说土地归皇帝所有,按照军功,分封给将领,一旦领主死去,这些土地就要重新收归皇帝,进行下一轮的分配。
除了有分封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部落,他们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只要向帝国缴纳什一税就够了。
另外在帝国四周,还有一些附属国……基本上就这么说吧,奥斯曼帝国就像是一颗卷心菜,帝国中心是皇权最强,控制最严密的,然后随着距离越来越远,控制力就不断衰弱,直到彻底消失。
而维系庞大国土的是帝国强大的军力,对内,对外,几乎每一刻奥斯曼帝国都在征战。
总体来说,奥斯曼帝国依旧没有摆脱游牧帝国的基因,各地的封建势力强大,面对苏莱曼这种雄主还好,如果皇帝手段差一些,朝臣昏庸一些,各地就会动乱不断,对皇帝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甚至公然对着干……
很显然,在奥斯曼帝国里,皇帝不用对所有百姓负责,也不用把士农工商都装在心里。皇帝只要能控制住地方的领主也就够了,至于领主治下什么样子,那就不是皇帝需要考虑了。
“大帝问朕,为什么要容忍一个强悍的臣子……朕可以告诉你,没有办法,这就是大明的国情。这么多的政务,方方面面都压在朕的身上。朕必须依靠文官,靠着他们辅佐,朕才能顺利掌控天下,治理万民。”
朱厚熜自嘲一笑,“大帝或许不知道,在大明,还有不少人主张虚君实相。也就是说,让朕当个牌位就可以了,朝廷大权都交给文官处理……”
朱厚熜疯狂吐槽,哪知道苏莱曼非但没有嘲笑,反而也跟着他吐槽起来。
“在奥斯曼帝国,无论如何,也达到不了大明的掌控程度。我虽然规定领主死后,要把土地上交,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贵族把持土地,并且把这些土地交给后代子孙。贵族和部落联手,掌控地方权力。他们倒是不想架空我这个皇帝,他们想的是抢走我的皇位!”
苏莱曼气得站起来,愤怒咆哮,“我不会让他们如愿,我会不断发动战争,利用战争消耗他们的力量,无论如何,也不允许有人敢挑衅我的威严!”
这位大怒之后,却又颓然叹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旦战败,就会陷入动乱……就比如这一次兵败维也纳,损失很大,各地都不安稳,尤其是非洲地区,几乎失去控制。明皇陛下,你可有什么教我的?”
这是要问罪啊!
朱厚熜呵呵一笑,“大帝,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像我们大明的皇帝一样,受制文官呢?”
“这个……文官很厉害吗?”
“不好说……不过朕为了夺权,斗垮了一个首辅,拿下了几十个老臣,把他们赶回家乡,又打了一百多人的屁股。”
苏莱曼暂时收起刚刚的愤怒,他疑惑道:“这样就行了?”
朱厚熜夸张道:“还要怎样?这几乎动摇国本了。”
苏莱曼简直哭笑不得,都没杀几个人,也就动摇国本?
看看奥斯曼帝国,每一次皇位交替……大凡有实力的皇子都会加入其中,谁能得到禁卫军的支持,就能夺得皇位。
反过来就会屠杀其他兄弟,包括他们的子嗣亲属,全都屠戮一空,不死十万人以上,都算是太平过度了。
身为一个皇帝,如何不明白其中的差别。
大明是一个进化成熟的政体,对于所有国家来说,最艰难的皇位过度,在大明这里,已经基本解决。
并不会因为皇权交替酿成血腥杀戮,甚至造成帝国分裂,衰落……而且诸位皇子也能够保全,他们也是皇帝的儿子,为什么要手足相残?
同享福贵,生息繁衍,难道不好吗?
这个问题是苏莱曼一路上都在思考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愿意来见朱厚熜吧!
“明皇陛下,太师大人,贵国养那么多官员,想必要花费不少吧?”
王岳点头,“大帝果然敏锐,我们一直在财税上面进行种种改革……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