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2章 千人千面(2 / 4)

王曾淡淡的道:“老夫只是实话实说。”

说到此处,王曾放下了马车的帘子,盯着寇季,感慨道:“从高丽覆灭后到如今,才过去了半个月,你小子便已经让人开垦出了一眼望不到头的良田。

如此效率,简直是骇人听闻。

若是让朝中其他官员来办,到了夏末也未必能开垦出如此多的良田。

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良田,到了秋日的时候,一定会收获一大批的庄稼。

迁移过来的百姓,到秋收以后,就能彻底安定下来了。

待到官家招募的两百万兵马到了此处。

此处就算是真正的成了我大宋的疆土。

此处将会被我大宋百姓一直占据下去。

你的功劳,用功盖千秋四个字形容,也不为过。”

王曾仰起头,长叹了一声道:“老夫恨自己生不逢时,未能跟你一起入仕,一起建立千秋功业。

老夫又庆幸自己能活到现在,能看着你一步一步将我大宋打造成一个真真正正的天朝上邦。”

寇季听到此话,没好气的道:“该说的咱们在辽阳府内就说清楚了,你没必要在奉承我了。”

王曾目光落在了寇季身上,“老夫说的是实话。”

寇季撇了撇嘴,没有言语。

王曾再此掀开了马车的帘子,望着车窗外的良田,由衷的感慨,“如今的大宋……真好……”

寇季重新抓起了酒壶,道:“以后会更好……”

王曾脸上浮起了笑意,笑容灿烂的道:“对,以后会更好。”

王曾就这么一路观看着百姓耕种,一路感慨着,缓缓西行。

由于他们押送的东西比较多,所以行路的速度并不快。

从辽阳府到上京城,以及是半个月以后了。

进入到了已经更名为临橫府的上京城地界以后,寇季和王曾看到的百姓有了不同。

在辽阳府等府地界的时候,他们看到的都是一块块新开垦出的良田,以及零零散散的散落在广阔无垠的良田中的百姓和俘虏。

到了临橫府以后,寇季和王曾看到了一块块长满了庄稼嫩芽的良田。

在良田边上的大道上,有百姓们挑着担子在出售一些箩筐、篮子等物。

越往临橫府府城,大道两边叫卖的百姓就越多。

朝廷将百姓们迁移到了此地以后,只分发了一些简单的农具,以及辽地原有的一些屋舍。

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百姓们是勤恳的,他们在种植完了庄稼以后,就凭借着各自的手艺,编制了一些箩筐、篮子等物拿出来售卖。

编制箩筐和篮子的手艺,并不是什么稀罕的手艺。

原材料基本上就是树枝、竹条、藤曼等物。

几乎没有多少成本。

民间会这项手艺的人很多。

所以出现在市面上最多的就是箩筐和篮子等物。

由于此地的百姓在大宋的时候是赤贫的百姓,所以他们手里并没多少钱财。

所以交易的时候用的钱财很少。

几乎都是以物易物,又或者用俘虏来抵账。

比如一个小篮子值五文钱。

有人一口气拿了四个篮子,就可以让自己家里的一个俘虏,去对方家里做工两日抵账。

又或者将自己家里分配到的马匹,借给人家使用两三日抵账。

良田里的庄稼,可不是种下以后就完事了。

中间还要锄草、松土,旱时还要挑水灌溉。

所以百姓们在种下了庄稼以后,还要时不时的去田间劳作,以助庄稼茁壮成长。

所以百姓们即便是将庄稼种下去了,也需要劳力。

特别是将草地开垦出了良田的第一年,地里的野草总会在不经意间冒出来,所以经常要去锄草。

距离临橫府远的,几乎都是百姓在叫卖。

距离临橫府近的,不仅有百姓,也有一些商人参杂在其中。

寇季稍微打量了一眼,大多是盐商和皮毛商。

盐商们背着盐袋子,在百姓们中间穿行,时不时的放下盐袋子,跟百姓们交易。

百姓们有钱的给钱,没钱的可以赊账。

待到了秋收以后,用粮食抵债。

用粮食抵债的话,盐商们会将粮食压在一个极低的价格上。

到了秋收以后,盐商们赚的可就不是一点点卖盐的钱。

百姓们每一户最少都有一千亩地,秋收的时候收的庄稼必然不会少,所以不怕盐商在这个上面占便宜。

盐商们也不怕百姓赖账。

毕竟,盐铁都是官营的。

几乎能做食盐生意的,背后都有官府的影子。

所以百姓们跟盐商交易的很愉快。

寇季一行人入了临橫府,看到的就是更加热闹的生意场。

卖什么的都有。

寇季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