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小银匣子(2 / 3)

晶石眼镜,其实就是现在人们说的水晶眼镜。

当年的“三山斋”是极有信誉的商号,水晶都是专门定点从原产地采购而来的。

比如无色透明的水晶石来自苏州,墨色水晶石来自乌兰巴托,茶色水晶石来自崂山。

因此,“三山斋”的眼镜质量绝对有保证,价钱也要比别家的贵上许多。

即使现在,这副眼镜要送信托商店去,想换个百八十元也是没问题的。

还有最后那一卷子陈年白布,其实也不是普通的布。

其实这是一种用苎麻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浏阳圆丝细夏布。

由于这种夏布以“织工精巧、质地特别细腻称雄于世”,明代就被列为朝廷贡品,所以打过去就卖得不便宜。

最起码,也是普通棉布两倍的价钱。

虽然是陈布,看样子放了至少二十几年了,可质量上没毛病,一点不绡。

它的颜色微微发黄,那不是搁置时间长了导致的,而是原本的“鸡骨白”

老爷子还说这东西,因手工制造特别麻烦,属于“产量少,价格高,陈旧衰老”的产品,早被工业产品取代多年了。

如今的商店里想买都找不着,今日能得到实在是难得。

正好用来做几身衣服度过这个酷暑,最为凉爽适人了。

对他来说,意外得着这些夏布,远比找到更多值钱的东西还令人欣喜。

其实这话,同时用在宁卫民的头上也差不离儿。

听老爷子念叨的这些事儿,对宁卫民来说,一样比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更觉得快乐呢。

老爷子甚至还把怎么当“魔术师”,过去旧货行如何处理“扎手货”的办法跟宁卫民说了一些。

有些招儿确实很有用,也很有意思。

就比如穿的吧。

无论是绒的、绢纱、棉的、皮的、毛的。只要是人穿过用过的这些旧货,最怕就是有虱子。

那万一有虱子该怎么办呢?

其实也好办。

很简单的一个办法,只要挖个坑,把这些有虱子的东西埋进去。

一宿过去,哪怕是个“大虱子包”,也能把虱子散尽了,再挖出来就好了。

就这样,一说得高兴,一个听得痴迷,师徒二人此时的情绪和心情可比刚开始时候,融洽了不知多少。

或许也正因为人一高兴就更易开窍。

临近收拾结束的时候,宁卫民忽然就想起孙五福曾失手打烂一个破座钟,结果从里面找着金条的事儿来了。

跟着他就不由得把眼睛盯在墙上这面八点二十的大挂钟上了。

顺理成章的想到,既然那么一个小座钟里都能藏金条,那这大挂钟会不会也藏着什么东西呢?

别说,有时候这人,就是这么鬼使神差的,

想到这儿,宁卫民就忍不住动手去够。

等到够下挂钟后,再这么一翻个儿,取下后面的合板儿,他立刻就傻眼了。

因为凭心说,他并不认为真会找着什么,无非是心血来潮,有枣没枣打三竿的事儿。

可居然就这么邪性,那座钟里面居然还真藏着个不大点的小匣子呢。

宁卫民下意识的眨了眨眼睛,竟然有点紧张了,呼吸都有点急促。

不为别的,这概率忒不正常。

想什么有什么?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儿啊!

这简直就跟随便花两块钱买张彩票,就中了五百万特等奖的情况一样啊。

好不容易等到呼吸均匀了,他再动手把这匣子一掏出来,随后更是傻眼!

因为这小匣子居然质地是银的。

那可想而知,这里面那得藏着什么宝物啊?

这一下子,可再绷不住了,宁卫民连忙招呼那边还在专心翻弄写字台的师父过来!

指着这小银匣子,他都快乐出屁来了!

满脸满眼都是笑纹儿!

只会一个劲儿的说,“老爷子!您看,您看哪!”

像康术德这样的精明人,当然不用宁卫民再说什么。

凭着眼睛看到一切,他就能搞清大致情况。

然而他的惊讶却并不比宁卫民少多少,尤其是不能不佩服宁卫民的运道。

老爷子没答话,先拿了块干布过来,将这小匣子用心擦拭了。

然后放在灯下端详,小匣立时熠熠生辉。

而匣上精致的小铜锁虽已锈蚀变绿,却仍牢牢锁定在环扣上。

就这么看了半晌,老爷子才感慨上了。

“嘿,我这不是做梦吧!你小子,还真能撞大运啊!我说,赶明儿你干脆扛上把洛阳铲去玄武区的青年湖挖个坑试试吧,兴许你都能找见金朝散落的金银财宝!”

说归说,逗归逗,最重要的事儿,无疑是赶紧打开看一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然而当师徒俩好不容易找到合手点的家伙什,把这小匣子的铜锁弄开,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