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赵一在京都大学提前毕业,属于特批的,实在是他太特殊了,不是常规制度,以他的数学能力,别说是当学生了,做导师都足够了。
了解完两所大学的情况之后,赵一就直接坐飞机回京,林和霞在机场接机,虽然这样他挺感动的,但是他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有时候让他觉得和周瑾瑜待在一起更加自在一些,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打打闹闹挺好的。
也有可能两人平时很难在一起,各自都有一摊事情,所以导致林和霞特别珍惜过年这段时间的相处,所以一有时间,林和霞也愿意为赵一做更多的事情。
回到家之后,并没有马上谈工作上的事情,毕竟时间还多,没有必要这么急,两人在家厮混了一天。
第二天开始,林和霞就将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的经营情况讲了一遍,至于计划都是一些小计划,暂时没有大的动作。
因为去年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就接连进行了好几次大动作,前面也讲过,就是对香港公共服务企业进行收购。
现在正处在整合阶段,对于别人经营多时的企业,必要的清洗是肯定的,自然也就伴随着众多职位的调整以及处理因此带来的影响等等。
有一件事情林和霞说是需要他来做决定,那就是香港联合交易所,想要邀请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成为其重要股东,如果同意,就向其定向增发股票。
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的实力是足够担任香港联合交易所重要股东,不然也不会平白无故的邀请他们,这就是实力的体现。
但是这里面也不是没有小心思,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的体量现在是越来越大,但是旗下的企业除了新收购的外,基本上都没有上市。
这对于喜欢资本运作的资本主义世界来说,属于相当罕见的存在,也让那些投行大鳄觉得这块肥肉不吃很难受。
要知道香港联合交易所除了最大股东香港政府之外,其他大股东基本上都是国外大型机构投资者,他们提出这个想法,也是想要和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搭上线。
如果搭上线,然后说服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将旗下的企业拿出来上市,他们就能够从中赚取大量的利益,这才是他们的根本动力所在。
不然凭什么平白无故的让别人进来分一杯羹,好歹香港联合交易所每年也有几十亿港元的收入,基本上属于旱涝保收的产业,没道理让别人进来分利益。
说实话,赵一对这些纯资本游戏并不是很感兴趣,如果初期的股票交易所是为了实现解决资本和实体错位的问题,让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还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但是现在的绝大部分股票交易所,其实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资本游戏,对于实体的发展虽然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带来的问题更大。
这也是他旗下的企业从来就没有想过上市的根本原因,当然,他旗下的企业不差钱也是主要原因,不过并没有改变他对这种资本游戏的厌恶。
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的实力在港澳地区实在是太强大了,而且在东南亚的利益也不菲,体量不必那些国际超级资产管理公司的体量小。
所以他们之前就算是眼馋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的利益,也没有什么机会下手,人家不是上市企业,经营的业务也是非常稳定的,基本上是无处下手。
如果这些企业上市了就不一样了,不说后面进行的资本操作,就是上市过程中,作为承销商,也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
要知道光是香港房屋公司的资产价值就已经上涨到了2000亿美元,比当初赵一购买的时候涨了近一倍,一是土地资源高度集中,二是香港经济这几年的表现非常的好。
如果香港房屋公司上市,起码也能够翻十倍,这是多么庞大的体量,足够众多资本大鳄从中分一杯羹。
还有香港电讯公司,几乎垄断了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的电信业务,而且在中东和欧美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宽带业务,每年的营业收入可是非常的高。
去年香港电讯公司在全球的业务就实现了营业收入1000亿美元,服务人口达到5亿,虽然无法坐上头把交椅,但是在通信运营领域也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而香港时光院线公司,光是初期投资规模就高达500亿美元,加上这几年来3d电影迅速发展,赶上了市场的风口,营业收入并不低,而这些营业收入又投入到产业建设上面。
导致香港时光院线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7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也突破了500亿美元,电影票房收入和副业收入几乎是半开。
他们不仅在全球院线票房领域所占的营收比重非常高,具备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这块业务基本上是旱涝保收,只要全球需要电影,他们就能够从中赚取利益。
而且他们的副业发展非常的不错,甚至业务增长比他们的院线票房业务还要来的快,这就让他们具备更高的抗风险能力,而且和院线票房业务是相互促进的。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