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天然爱好,龟田贯太精神一振,马上给老婆讲解起来。
这东西最早也叫“保侣衣”,在武士正常的比武或者战斗中,由于早期防卫过于简单(竹片麻将甲,还只包前面),很容易被身后的敌人一刀砍死。
这种情况让武士们自己研发出来一种用于自卫的袋型防具——母衣。这种袋子有点像斗篷,一方面是精神的寄托,武士都是带有一定的迷信,相信神灵在身后保护自己,如同母亲一样,是祈福和护佑的方式。
另一方面则是这东西一灌了风便鼓成了个球,防竹箭效果非常好。
冲锋时可以防止被自己人背后射死射伤——曰本竹弓又软又没准头,士兵其实就是农夫,射到自己人身上很正常,而在逃跑时用处更大,传说中身中几十矢仍然安然无恙逃回老巢的故事,通常就是母衣的功劳。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逃命神器,就是有点影响速度,好在战国前期大家都装备,基本上算扯平。
当然,也就曰本情况特殊才产生了这种奇怪的装备(买不起丝绸,没办法用更轻便的防箭马甲),换个国家骑马穿这东西那就是找死——后来确实淘汰了,特别是火枪出现之后,不过还是做为一种装饰品和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存在,不少大名都建有“母衣队”,成了一种仪仗队专用物品。
龟田贯太解释的兴致勃勃,但听到龟田有花耳中就有些无趣了,她就觉得这些演员背着“母衣”看起来很奇怪,有点像王八,具体有什么用处并不关心。她的目光很快转到了千原凛人身上,那边千原凛人已经到了,正和导演、武术指导等人一起看取景小样,顺便交换意见。
她忍不住打断了老公的话,问道:“千原老师是不是昨晚没睡?”
她昨晚深夜才去休息,那时千原凛人还在指挥拍摄准备工作,而早上等她起了床,发现千原凛人已经在拍一组镜头了——马摔倒在地,溅起了大量的泥土,一直滑到摄像机前面为止,场面很刺激,拍摄难度极高。
龟田贯太也远远看了千原凛人一眼,发现他正侧耳倾听手下的汇报,神情很专注,叹道:“估计没睡,要分派处理那么多事,想来时间肯定很紧张。”
不看不知道,越看越佩服,剧组这么多事,但整体却忙而不乱,进行的有条不紊,运行的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显示了千原凛人超乎寻常的掌控能力,而这样的一个人却是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轻人,真的越看越佩服。
龟田有花马上面露担心之色,她正慢慢向铁粉方向转化,有点怕千原凛人身体吃不消,担心道:“没想到拍电视剧是这么辛苦的工作,老公你有机会要劝千原老师保重身体。”
…………
千原凛人对远处的视线一无所觉,正认真看着取景器里的画面,反复盘算这么取景合不合适,而且还要快点下决定。
一方面是赶工期,毕竟拍完了还要进行后期加工,放送时间却不能等人;另一方面则是这么多人在外地,补助+加班费,人吃马嚼的消耗倍增,要是不抓紧时间拍完,村上伊织看看预算支出表,十有八九能跑到奥陆来一粪叉撅死他。
能提前一天完成也是好的,但花了这么多钱,总要出效果,保证效果也重要,而且这也是第一次拍这种大型场面,对自己的能力也是个巨大的考验,压力有点大的。
他和导演组在那里足足商议了近半个小时才基本确定下来,准备把这场“大型战役”分成六大段来拍——取全景,取半景,局部撕杀,多处特写,每段多个镜头,就和拍av小电影差不多,那个可不是男主角一路干到底,需要拍拍停停,很多时候需要女主角自己在那里叫唤。
现在换了拍战争场面,情况也一样,段要分好。
这边基本确定了,他又要求这帮人继续合练,合练完了分组练,明天就正式拍这组大场景,争取天黑前拍完,然后迅速把母带送回东京进行后期加工。
随后他直接又回了村子里,瞧了瞧准备“纵火”的特效师们如何了,再次强调了安全要求和效果,然后才返回了另一头的拍摄现场,继续拍他的村内白刃突围战场面——这和足轻混战不是连在一起的戏,甚至都不是同一集的内容,但都要集中在这村子里拍完。
足轻混战是大场面,要拍出气势和残酷性,而短兵相接白刃格斗是细节部分,他希望拍出动作干脆利落,搏杀真实快速又眩目的效果——不是吴宇森那种枪战中放白鸽的美学,更像《杀死比尔》中的那种格斗,但没必要弄到那么华丽,还是要以“真实”为基础。
毕竟,按电影中的话来说,暴力程度会和票房成正比,而放在电视剧中,暴力程度也会和收视率成正比。
当然,前提是不能引起观众的不适和反感,所以才有了后世“暴力美学”这种拍摄理念,要用视觉上的美、刺激感和爽快感,让观众肾上腺素加快分泌,以消减暴力残酷性引来的生理不适,免得把观众看跑了。
还是相当麻烦的,但却是有必要的,总不能一部大河剧,在视觉效果上全靠佐富子那张脸撑着——佐富子也没办法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