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那情绪投影,在梦境中也需要进入“超感状态”才能看到?
但在别人的梦境中,他要怎么进入“超感状态”?
所知、所感,都是其他人的啊!
上一次对米乔梦境的感知,留下了很多的疑问,所以今天估摸着米乔睡着后,他又再一次地进行感知。
之前他更多的是对米乔梦境本身感兴趣,虽然那兔子木雕和骨头没有被送到齐澄市,而是到了另一个地方。但听过米乔和那个“良先生”的对话后,就知道,这个之前帮着郭天向“钓鱼”的女黑客,在“神行科技”的秘密部门里,同样接触了不少机密的事情。
但现在,再次感应,触发那黑圈涂鸦进入米乔梦境后,向坤更在意的却是对自己这件“情绪注入”物品的探索。
这次依然是刚一感应就激发梦境,代入了米乔的梦中感知。
她正坐在一家餐厅的角落里,专注地看着笔记本电脑上的一个个监控画面。
只一眼,向坤就立刻意识到,这是她在和郭天向一起追踪自己时的情形。
不过因为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追踪向坤这件事上,所以在梦境里,本应在她身边的郭天向却是没有被她俱现出来。
向坤对这个梦境的过程并不怎么在意,而是开始尝试在梦境中进入“超感状态”。
但“超感状态”的前提,是他的感知能力远比常人强,甚至有着常人根本没有的“第六感知”,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大气电场变化,能够感知到一些普通人所感知不到的环境信息,综合那些感知,才能够在暂时摒弃正常五感的情况下,进入“超感状态”。
而在其他人的梦境中,向坤的感知,都是建立在其他人的感知信息基础上的。
就像你远程连着其他人的屏幕在看电影,那个电影就是个500的高压缩格式,就是对方电脑上的集成显卡解出来的画面,你自己这边的配置再高,也没有毛用。
所以向坤琢磨了一会后,就放弃了直接在米乔梦境中进入“超感状态”的想法,转而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她的各种感知细节上,从画面、声音、触觉、气味等等方面入手。
向坤开始尝试着,将这些感知反向地“转化”成“超感状态”下的各种信息,当然,是他能够“转化”和“编译”的那部分。
而当他开始这么想的时候,米乔的梦境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围的一切景象瞬间消失,变成了各种线条、圆圈所构成的空间,并且这些线条和圆圈还在不断地进行着变化和运动。
向坤立刻意识到,这是那些他能够转化和编译的梦境感知部分的“超感状态”表现形式。
不,这种表达也不准确,这和“超感状态”下的感知不同。
“超感状态”下,那些信息都是无法用视觉、听觉等传统感官来描述的,而现在这些信息,却是直接“可视”的。
它们并非是被“转译”成了“超感状态”下的对应信息,而是向坤自己总结出来的那种特殊标记。
在这种状态下,向坤发现他的感知视角也不再固定和梦境的主人米乔一致,而是可以自由地移动。
向坤明白了,这就是那张“黑圈涂鸦”的情绪投影形式,它无法用传统的感官感知到,而深藏在梦境的另一层之中,只有懂得如何“解码”,才能够进入。
这层发现让向坤十分兴奋,因为这可以进一步帮他完善对米乔的感知信息“编译”。
只要样本足够,他相信很快,就可以总结出一套能够在“超感状态”下翻译米乔感知信息的认知模型。
到时候,他就可以在进入“超感状态”后,通过那张“黑圈涂鸦”降临在米乔周围,然后观测她的感知变化,从而知道她的所见、所听、所感,等于把米乔变成了他的远程“摄像头”,而且还是多种感官信息都能收集的“摄像头”。
如果再将这种收集的方式扩大化,采样范围扩大到整个人类群体,那向坤或许以后就能在“超感状态”通过解读其他人的感官反馈,来获得更全面的环境信息。
这样要远比直接“解码”周围的环境信息来得容易多了,数据量和难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而且还更利于理解,等于是一条捷径!
正想着的时候,向坤忽然发现,他好像可以控制那梦境中的“类超感状态”下的各种圆圈和线条,影响它们的形态和运动状态。
向坤马上明白了,现在这个梦境之中,这个“类超感状态”,是建立在米乔梦境中各种感知和情绪的基础上。
而他可以反过来,通过对“类超感状态”下各种信息的影响,来影响米乔的梦境感知和情绪。
因为本来这个梦境,就是由那“情绪注入”物品黑圈涂鸦所引导帮助建立,可以说它就是这个梦境的平台和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向坤要通过“类超感状态”来影响米乔的感知,并不困难,远不像现实之中,他必须通过建立了“超感状态”的物品,才能进行某些针对性的、一丢丢的影响。
过了一会,在梦境中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