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州等地有叛军,官家一点儿也不担心吗?”
赵祯放下了小儿子,对寇季笑道:“四哥不是也不担心吗?”
寇季笑着道:“若是别的地方生乱,臣还会忧心一二。可是应州等地生乱,臣一点儿也不担心。”
赵祯吩咐陈琳将小儿子抱了出去,然后请寇季坐下,道:“应州所在的整个府,都围在长城和雄关之中。
里面的叛军从一开始就是瓮中之鳖。
更重要的是,南北两面都有禁军屯驻,朕不认为他们能突破禁军封锁。”
不得不承认,国家越强,帝王的威势和信心就越足。
若是在以前,有几州叛军肆虐。
皇帝立马会陷入到慌乱,朝野上下也会一片不安。
文武百贯会为此事讨论好长时间。
最终会抛出一边平叛,一边招降的策略。
可如今不同。
大宋有雄兵百万,每一个都是百战之士。
手里又有火器助威。
最关键的是,叛乱之地还在包围圈内。
根本不会对大宋产生大的动荡。
平灭起来相当容易。
所以赵祯和寇季连百官都不用召集,轻轻松松的就决定了平叛之策。
寇季把之前跟陈琳说的话给赵祯复述了一遍。
赵祯立马派人去召杨文广,同时吩咐杨文广带兵印入宫。
杨文广一到,赵祯立马起草的平叛的文书,用印以后,派人快马送出了皇宫。
就在快马赶去古北口的路上,古北口已经发生了兵事。
应州知州林文龙,在应州举旗造反以后,打着还罪籍一片青天、还豪门大户一个富贵的旗号,杀出了应州。
从者巨万。
其中一小部分是豪门大户的人,绝大多数是罪籍。
罪籍本就是马背上生长起来的人,心里藏有凶性,平日里被周遭的兵马压制着。
如今林文龙放开了他们,激发了他们的凶性。
一行人在应州各地烧杀抢掠,十分疯狂。
其他各州的罪籍也纷纷响应。
林文龙知道入大宋腹地逼死,所以领着叛军往古北口杀去,希望突破古北口,引动更多的罪籍造反,求一条活路。
裂土封国他不敢想。
因为他亲眼见证了寇季率领着大宋雄师,将一个庞大又强盛的大辽帝国捶到了灭亡。
他若裂土封国,寇季一到,恐怕顷刻间便叫他粉身碎骨。
林文龙虽然胆大妄为的造了反,但却没有狂妄到认为自己可以在寇季率领的雄师下裂土封王的地步。
他只想杀出古北口,引动更多的罪籍造反,然后祸乱整个辽东,报复一下朝廷,然后自己带着烧杀抢掠得来的财货出海、或者北上,去逃命。
在不愿意舍弃财货的情况下,林文龙选择了做一个亡命之徒。
林文龙率领着叛军杀出了应州,一路北上,过州过府,解放罪籍,杀官造反,烧杀抢掠。
等到他率领着人冲到了古北口以后,背后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
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在各地当奴仆的罪籍,还有一部分是挟裹的百姓。
林文龙和跟着林文龙造反的人,只占据一小部分。
没有任何纪律约束,也没有任何章法可言。
二十万人汹涌着冲到了古北口。
古北口一段的长城上。
王凯身着重甲,迈步在长城城头上,看着那汹涌而来的叛军,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一群乌合之众,也敢来冲击古北口,是觉得我王凯好欺负吗?”
“大将军这是被人小瞧了。”
王凯回头瞪了一眼副将,喝斥道:“要你多嘴?”
副将嘿嘿一笑,也没有还嘴。
王凯盯着汹涌而来的叛军,冷哼了一声,“想冲过古北口,去辽地捣乱,也不怕崩了牙口。
本国公不是善类,狄国公也不是软柿子。
最重要的是,辽地可没有什么豪门大户。
没有你们作乱的土壤。”
副将赞同的点头笑道:“迁移到辽地的大多数都是贫苦的百姓,他们心地善良,所以对待罪籍极好。
罪籍们以前在辽国统治下,过的十分凄惨。
如今跟着我大宋百姓劳作,不仅能吃饱穿暖,还有屋舍可住,孩子们还能读书。
他们别提多舒服了,根本不可能作乱。
如今辽地,除了一些辽国残余的贵族还有作乱之心外,其他的罪籍更关系的是早早脱籍,早早的过上和我大宋百姓一样的日子。
谁有心思跟人作乱。”
王凯听到了副将的话,也笑了,“此前一个萧氏参与,躲在百姓中间图谋不轨。才将自己的心思崭露出来,就被其他的罪籍打断了腿,送到了户主家中。
林文龙若是引领着叛军出了古北口,恐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