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杀器(1 / 2)

小说:南朝枭雄 作者:小河有水

慑于威势,两名倭人一进入大帐便跪倒在地行叩拜大礼,物部隆平以额触地,口中说道:“大和国大连物部氏家臣物部隆平、物部次男拜见韩将军!”

“免礼!”韩端摆了摆手,命人给他们端了坐具上来。

他的目的只是想买东西,对什么大和大连的完全没有兴趣,两名倭人在他眼里,就是两名普通的商贾。

因此,两人坐下之后,韩端便开门见山地道:“听闻倭岛之上多火山,而火山周围又多硫磺,我欲长期向你们购买硫磺用以炼丹,不知你们多久能来中原一次,一次又能运送多少货物?”

听说韩端是要买硫磺,两人心下稍安,物部隆平小心翼翼地回道:“从我国到中原,即使一切顺利也要航行三四个月,但海上风急浪大,几乎不可能有顺利的时候。”

“从我国出发的时候,我们一共有五条船,但到达此地的却仅有我和次男君顺乘坐的这一条,所以将军你问的问题,我都不能给予肯定的答复。”

韩端对物部隆平的话稍微有些意外。

因为在建康时,他连扶南(南洋)的商人都时常看到,倭国到中原的路程并不算远,而且渡过对马海峡之后,还可以沿海岸行驶,但听物部隆平说起来,似乎此时从倭国到中原的航程极为危险?

要真是这样,自己从倭国买硫磺的事情多半要泡汤了。

其实,物部船队的五条船能够有一条抵达中原,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即使是一百多年后的唐朝,为了组织一次“遣唐使”到中原,倭国也需要用三年的时间来筹备:打造四艘在当时算得上是“大船”的遣唐船,还要募集一支船队的船工。

为了征集船工,倭国政府会以免除船工一家三年的租税。

当时的遣唐使船队,一般是由四艘船组成,但最终能成功到达中国的往往只有一艘,有时甚至连一艘都不能幸存,全部成了那些侥幸成功者的陪葬。

沉吟片刻之后,韩端问道:“你们的船有多大?”

“长十一丈,宽三丈,能装千石货物。”

和韩端的座船差不多大,这么小的船拿来跑海路,成功到达的可能性确实是太低了。

他皱了皱眉头,又问道:“你们自己不能打造大的海船,为什么不到中原的船场去买几艘?”

物部隆平愁眉苦脸地道:“我前些时日去三吴的船场问过了,所有船场的船都排到了一年之后,两千石的船最快也要一年半,三千石的至少要等两年,我们哪里能等得了这么久!”

造大船需要的木料多,工期长,前年韩端去船场定做千石船的时候,同样也等了大半年,像物部隆平这种倭国蛮夷,等的时间只会更久。

而且以韩端的眼光来看,三吴建造的船多为内陆江河行驶的平底船,若将它们买去当成海船来用,照样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与其等他们撞大运从倭国运硫磺来,还不如自己组织人手去流求挖。

想到这儿,韩端对倭国硫磺已经没了多少指望,草草问了几句,便对物部隆平道:“我原本想从你们手上大量购买硫磺,但如今看来,从倭国将硫磺运来中原实为不易。”

“既然无法稳定供给,就只能等你们将硫磺运到此地再说,但我可以保证价钱不会比市场价低。”

韩端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轻声说道:“今日就到这儿吧,你们先回去,有了硫磺再来找我。”

物部隆平原本还想向韩端试探下购买兵器的事情,但韩端根本不给他机会,话刚说完,便让人将他们送出了大营。

两人刚出大帐,严友元便对韩端道:“郎主,倭国这条路怕是断了,我再找人去其它地方继续打听吧。”

“听闻汉中、巴蜀、巨鹿(今河北晋州一带)等地也出硫磺,只是提炼麻烦了些。”韩端想了一会,给严友元指了几个大概的地方。

“硫磺要纯,还得是从火山喷出来的,除了倭国之外,我还知道一些地方也有这种火山硫磺,而且还没有倭国远。”

严友元急切地问道:“这地方在哪?”

“与南安郡一海相隔的夷洲流求。”

严友元听了之后,却还是搞不清楚这夷洲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韩端也不向他解释,只是说道:“你今日买来的三百石硫磺已经够用一段时日了,趁着这时间,再派人去我方才说的地方去采买。”

“至于夷洲,目前对我们来说还是太远了些,等日后打造出海船再去。”

严友元似乎还心有不甘,但韩端却已经站起身来走出了大帐。

材料有了,他有点迫不及待想要制造点黑火药出来,但在此之前,他还得让人将提纯硫磺和硝石的设备给打造出来。

提纯硫磺用蒸馏法,仔细一说,工匠们都能听得明白。

将生硫磺加热至熔化,不断搅拌,继续加热至硫磺沸腾,然后收集硫磺气体,用冷水降温凝固,即可得到较为纯净的单质硫磺。

除了下面用来加热的大铁锅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