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明楼十年里第四次见到李明玉。
她十三岁到太原府再也没有离开,李明玉在剑南道,十年内有调遣北征西战,只来太原府探望过她一次。
那一年李明玉十七岁,距离姐弟二人分开已经过去了七年,稚童已经长成了少年郎,他是在去征战的路上,那天下着大雨,雨水冲刷着他的甲衣,少年拨开雨雾冲到了她的面前。
李明楼看到他的第一眼不是想到了父亲,是想到了母亲。
她们姐弟二人都长的像母亲。
因为军务在身不能多停留,李明玉匆匆来匆匆去,第二次再见就是成亲。
三年时光褪去了少年气息,年轻人是专门来送亲的,没有披甲带刀,穿着锦衣华服,肤色如同声音一般,恍若风沙打磨过的石头,粗糙又坚韧。
“姐,你打扮的好看点,一会儿我来背你。”他露出白白的牙齿笑嘻嘻。
她没有等到他来背自己,而是见到了他的尸体,那是她们的第三次见面。
她没想到第四次见面这么快。
李明楼伸手捧住李明玉的脸,借着廊下的灯仔细看。
“小宝。”她唤他的小名。
李家的人都称呼李明玉为玉哥儿,不过她给他起的小名是小宝,李明玉不足月难产,生下来大老鼠一般,她是看着这个大老鼠一点点长大的,在两地分隔的十年,他们虽然不能见面,书信却是月月往来,互相是对方最亲的人。
她看着他长大,又看着他死去,真是令人心痛。
李明玉没有感受到姐姐的悲痛欢喜,被捧着脸抬起头之后,稚童露出惊讶的神情。
“姐姐!你怎么了?”他喊道。
他知道李明楼半路失踪就赶路奔来,路上消息不断传递,李明楼踏入家门后的状况还没来得及送到他手上,人已经赶到了。
抬头看到眼前包括头脸都包裹住的人李明玉吓坏了。
“我没事。”李明楼忙按住他的肩头,柔声说道,“你不要怕。”
这样子怎么叫没事?骗小孩子也骗不了。
李明玉瞪着眼看着她,却没有继续质问,他知道李明楼在说谎,但相信她有这样做的理由。
多么聪慧的孩子,这么聪慧的孩子不该那样死去。
李明楼扶住他的肩头:“是有一点事,但现在没事,我会想办法解决。”
李明玉点点头,李明楼牵着他的手进了屋子,唤来金桔。
金桔进来点亮灯,解下李明玉的披风,给他端来温热的茶水,李明玉双手捧着一口气喝完了。
虽然路上被照顾的很好,但日夜不停疾行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还是很艰难,解下披风坐在灯下可以看到他憔悴的面容,眼中残留惊慌,就像一只刚从狼群里逃出来的羊羔。
已经见到了亲人,夜色已深,明天也很快就要来到,这时候应该让他去安心的舒服的睡一觉,有话明天睡醒了再说。
如果是十三岁的李明楼会这样做,二十三岁的李明楼不会,因为明天并不是一定会来。
金桔将茶水放在桌子上退出去关上门,站在院子里守着。
“谁送你回来的?”李明楼问道。
李明玉在椅子上坐直身子:“元吉告诉我姐姐出事的,项叔叔立刻让我回来,三叔一起陪我回来了。”
元吉,李明楼记得他,但并没有太多来往,毕竟有父亲在不需要她做任何事。
李明楼默然片刻,收回思绪,元吉是父亲最得力的助手亲信,父亲临终前将他们姐弟托付与他。
是托付而不是吩咐。
可惜他死的很早,今年年底还是明年年初?当时李明玉在信里详细说了这件事,表达了伤心和不安。
熟悉的人离世总是让人不安,李明楼为了安慰他将跟着自己的三个亲信送回了剑南道。
然后这件事就过去了,经历过最熟悉最亲的父亲离世,对于李明楼来说其他人的离开没有什么不能接受。
但现在再看,感觉就不一样了,元吉这个人不一样,他的死也不一样。
李明玉回答的简单又清楚,元吉是第一个知道消息的,不是通过李家,护送她的兵马听从他命令,父亲有兵马掌握在他的手里。
元吉没有和三叔或者谁商议,把消息直接告诉了李明玉,他只认李明玉,只听从李明玉的决定。
而且他这样做也是认为李明楼很重要,重要的人出事了,一定要告诉另一个重要的人。
“元吉做的很好。”李明楼点点头。
李明玉脸上浮现笑:“元吉说的没错,姐姐果然不会怪我。”
李明楼抚摸他的头:“你担心我的生死,不顾自己的生死,你对我这么好,我怎么会怪你。”
李明玉的行为是有些危险,作为姐姐要教训他不要涉险,但是不涉险也会死。
她们姐弟二人死就一起死,就如同得知他的死讯,她拒绝了下人的相劝逃亡,义无反顾的奔向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