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分崩离析的前兆(3 / 4)

小说:曹贼是谁 作者:庚新

别忘了曹朋还是曹操三子曹彰的启蒙老师……

这种亲密的关系,注定了曹朋日后,根基深厚。

有这么一个靠山在,自己也能够有更大的前程.“

不过,在见到曹朋之前,正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

他手中虽有李儒的介绍信,可却不知道李儒究竟是什么身份。只知道李儒肯定和曹朋有关联,再多的事情,可就不太清楚了。而他又没有见过曹朋,对曹朋的了解大都取自传闻。

曹朋,能看中我这个三无人员吗?

正有些迷茫。

哪知道,见到曹朋之后曹朋根本没有去看李儒的书信,竟然知道他的表字。

正心里激动万分,一块大石,也随之放回肚中。

曹朋笑道:“朋当年为河西太守时,曾闻司隶校尉张既张德容先生提及令尊之名。德容先生还说,孝直有大能,可惜远赴益州,不得为家乡出力,非常遗憾。原以为我离开关中,再难与孝直相会,却不想在这婪城,能见到孝直,岂不是天赐孝直助我?呵呵,此朋之幸也。”

张既,原安定太守。

建安十一年,替卫觊而出任司隶校尉一职。

曹朋也是没有其他的主意,只好借用张既之名。而且,这也是最好的一个借口,张既本就是关中人士,而正也不可能跑到张既跟前,问张既说:你是不是在曹朋面前夸赞过我呢?

正闻听,不禁喜出望外。

心中的疑惑也随之消失,原来是张既向曹朋介绍过我。

怪不得曹朋没有看那封介绍信,便知道我的名字。同时,在正的心里,对刘璋更多了几分怨恨。

也难怪,正这些年来,在刘璋的手下,可是被压制的不轻。

而今能得刘人重视,心里在感激的同时,也就对刘璋有了怨念。

曹朋肃手,请正落座。

他这才拿起李儒的那封书信,就着灯光看去。

李儒在信中大力赞扬正,说此人能力卓绝,不逊色庞统。曹朋轻轻点头,仔细的看了一遍之后,将书信放在灯前,烧了。这和东西,心里知道就好,最好不要留下什么痕迹和证据。

“先生能来助丞相,乃丞相之幸。”

曹朋这句话,可不是乱说。

在《华阳国志》里,曾记载着一段曹操对正的评价:吾收天下奸雄略尽,独不得正邪?

这华阳国志的内容是否属实且不说,但由此可见,曹操后来对正也是极为赞赏。

不过,现在的正,想要在曹操帐下得重用,并非一桩容易的事情。曹操有荀彧筹谋后方,有郭嘉、贾诩等为其出谋划策,有荀攸为参谋长,有程昱可正律森严。这五大谋主,而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特别是郭嘉,并未如历史上那般早亡,更显出曹操身边人才济济。

正一个三无人员,在这种情况,想要进入曹操的核心权力圈子,的确是很困难。

哪怕是曹朋举荐,曹操也不可能马上重用。

所以,曹朋开门见山的说:“孝直的谋略,朋深信不疑。

然则冒然举荐,恐丞相未必看重。毕竟孝直如今寸未立,丞相有心重用,怕也难以服众。”

曹朋这是掏心窝子的说话,正听了,也是连连点头。

“正也知此事。”

曹朋笑了笑,摆手打断正的言语,“孝直大才,朋早已知。

不过有些事情,还是要敞开来说才好,以免孝直心生误会。丞相进驻襄阳,早晚必有大战“.朋忝为虎豹骑大都督,到时候也会上阵搏杀。若孝直不弃,朋希望能得孝直之谋,助我一臂之力。想来你也知道,我之幕僚,大都在凉州。而身边之人,有汉升勇猛,有王双忠直,也有寇封为地头蛇。只缺一能为我分担忧愁,出谋划策之人,故想请孝直留下,可否?”

曹朋把话说的很明白。

你有才能,有才干,我很清楚。

但是我现在不会推荐你……曹操谋取荆州之后,仅荆州士人,就提拔了十五人,这些都是有名望的主儿。你却不一样,你没有名望,没有资历,就算让你占居高位,也必为人所忌。

正点点头,深以为然。

“能为公子分忧,亦正三生之幸。“

曹朋不由得哈哈大笑,“我得孝直,如虎添翼!”

这句话很老套,可也说出了曹朋的心事。

在出任南阳郡太守以后,虽说也得了不少人帮助,比如邓芝,比如杜畿,比如卢毓.“可这些人,终究算不得谋主。邓芝相对好一些,似卢毓,在后世那就是一个学者,而杜畿更多的则长于治兵。随着曹操夺取了南阳郡,杜畿出任荆州水军副都督,协助蔡帽执掌水军,或者说是监视蔡帽。而邓芝呢,则被曹操看重,担任了曹操的丞相府曹操,军师中郎将。

剩下卢毓,也返回许都,筹备报纸事宜。

如此一来,曹朋就又一次面临当初赴任南阳的尴尬局面:身边无可用之人。

消阳逸和陆帽,都不足以独当一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