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假节(1/2)(1 / 4)

小说:曹贼奸贼恶贼逆贼 作者:庚新

天底下的牛人多了去!

三国百年间,更号称凝聚了华夏几千年的精英人物……那么多牛人,曹朋也不可能一个一个的招揽过来。所以诸葛均不愿留在他身边,他也不会在意。不管那‘兄弟之义’是真实,亦或者是借口,反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能重生三国走上一遭,已经是一桩莫大幸事。

转眼间,已至月末。

在樊城逗留了十日,庞德公再次返回鹿门山,遁世山中。

也许这一入山,他再也不会出现。不过对于心愿已了的庞德公而言,能终老山林,同样是一桩美事。至于俗世红尘中的尔虞我诈,纷纷扰扰,从此和他再也没有关系。离开樊城前,庞德公把他多年收藏的典籍全都赠给了曹朋,而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曹朋能把这些书籍刊印成书,传于世上。庞德公的典藏,也许比不得当年蔡邕那么丰富。但许多孤本、珍本甚至是绝本,绝对称得上珍贵。曹朋不禁有些感动,与司马徽商议了一下之后,最终说服了司马徽,请他暂缓求仙问道的计划,前往荥阳住持校检书册,刊印发行等事宜。

司马徽本就是一个教育学者,否则也不会倾尽家财,开设水镜山庄,教书育人。

而今,曹朋请他校检书册,无疑是一桩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事业。他在三思之后,终于答应下来。

随后,曹朋又派人前往陆浑山卧龙谷,请求胡昭出山。

毕竟刊印书册,校检是一桩极为重要的事情。单凭司马徽一人,未必能够用。反正胡昭在陆浑山也是教书育人。如果真的能让书籍普及起来,对于胡昭而言,也是一桩了不得的德。

曹朋相信,胡昭不会拒绝。

在说服了司马徽以后,曹朋还派人前往许都,与孔融等人联络。

包括黄承彦在内,一并获得他的邀请。随后,他又让人前往荥阳,请母亲张氏出面,在浮戏山下买一块土地,用于校检书籍。浮戏山风景如画,是个很不错的去处。而荥阳地处中原大地,本就是一个学风盛行之所。曹朋在做出这一系列的安排之后,就准备不再过问此事。

可正看在心里,忍不住劝谏道:“公子人脉广阔,而今校检书籍,刊印发行,乃一桩盛事。

既然请了这么多人,而且这又不是一件短期能够完成的事业。

何不开设书院,一边校检,一边讲经开课,教授人才?这可是一大盛事,别人穷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做成这样。而公子有如此的手段,也无需为钱粮费心,为何不大张旗鼓兴办呢?”

身为曹朋的谋主,正考虑的,远比曹朋更多。

如果说,刊印书册,校检经典只是曹朋一时兴起的话,那么正的存在,就是让曹朋从这件事当中,最大程度的获得好处。开设书院?是个不错的建议!将来这书院开设起来,说不定能比肩颍川书院。身为书院的创始者,日后所有从书院走出的学子,都将是曹朋的门生。

曹朋有些为难,轻声道:“我哪有工夫,开设书院?”

正笑道:“公子此言差矣,是让你开设书院,又不是让你管理书院。

说实话,公子声名响亮,但想要坐镇书院,这资历和学识,恐怕还不足以去担当重任。问题是,公子有强大的人脉。此次校检典籍,更聚集了司马徽、胡昭、孔融还有令岳黄老先生。

这些人,哪个不是饱读诗书的博学鸿儒?

而今能聚在一起,恐怕连颍川书院都要退避三舍。公子只需要把书院开设起来,然后交给他们处置就好。呵呵,孔明先生是公子老师,黄老先生乃公子丈人,还怕他们不尽心尽力?”

曹朋连连点头,“孝直所言极是。”

当下,他又书信数封,派人分别送往各地。

同时又派人到中阳山,把计划告诉了黄月英和夏侯真。毕竟这不是一桩小事,母亲张氏虽然精明,但毕竟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农家妇人。这种事情,让黄月英她们出面,效果会更好。

再说了,荥阳为河南尹治下。

而夏侯渊又是河南尹,那也算是曹朋的一亩三分地。

把这件事情安排妥当以后,庞山民自鹿门山返回,来到了樊城。

荆州刺史,尚没有定下人选。庞山民这个别驾从事,也就变得无所事事。他长于内政,也懂得兵事,是一个极好的帮手。曹朋倒是想把他招揽过来,可无奈何曹操已经有了安排,只是短时间还无任命。没办,曹朋只能让庞山民作为宾客,帮助他处理一些事情。正的确很牛,但这厮强项是在出谋划策,布控大局。很多细节方面,的确需要有人来拾遗补缺。

曹朋请庞山民为宾客,暂为舍人。

随后,又让濮阳逸和陆瑁负责协助庞山民,倒是为他减少了许多麻烦。

与此同时,曹操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安排。

正月十七日,荀衍奉命出使江东;随后,又派出使者,向孙权提出请求,希望将女儿嫁于孙绍。

孙绍是谁?

孙绍就是孙策的儿子。

孙策有一子三女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