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学华听说了李国峰的事情,飞快的回到了养殖场了,于秀看到傅学华回来了,马上给傅学华报告了李国峰的事情。
等到于秀介绍完情况,傅学华真的懵了,还是不敢相信的问道:“真的就是吃了几口山芋吗?”
于秀点头说道:“应该吃了不少,而且不是第一回了,每锅喂猪的山芋,都是定量的,就是李国峰他负责的猪,总是饿的嗷嗷的叫,以前没有注意,后来我仔细盯了一下,发现李国峰在偷吃,这个事情比较严重,要是大家都偷吃的话,那是养殖场不是乱了吗?”
哎呀,于秀还是蛮负责的,让她负责养殖场的日常事务,那还真没有找错人,居然做事那么细心,去观察猪圈的猪有没有饿肚子的情况。
不过傅学华就不明白了,李国峰到底吃多少啊?
居然能把猪圈饿的直叫,这也太夸张了吧?
于秀说的没错,偷吃东西,这种情况不能纵容啊,谁家不是拖家带口的,你把自己的口粮给家人吃,自己反过来偷吃养殖场的粮食,要是大家都这样的话,那不是乱套了吗?
不过这话要是传出去的话,傅学华也没有面子,自己的养殖场的工人,难道吃不饱肚子吗?
一天一斤粮食,还是纯粹的大米,按照标准配置,一斤粮食可是有三成的杂粮,可是傅学华把杂粮全部换成大米了。
可是就算这样,居然还有人偷喂猪的山芋吃。
这就有点让傅学华郁闷了,是自己太小气了?还是他们还太能吃了?
其他人都看着傅学华,都不敢吱声。
傅学华看着李国雄疑惑的问道:“国雄,你们吃不饱肚子吗?有那么饿吗?”
李国雄因为和李国峰是堂兄弟,也受到养殖场大家的嘲笑,所以气呼呼的说道:“要说吃不饱,那是真的,可是要说饿肚子的话,那是扯淡,一天三顿,两顿干的,谁家能吃那么好?”
要说生活条件,他们当中,李国雄家里还算不错,可是就算李家,也不可能一天吃到一斤大米,都是杂粮居多。
现在养殖场的生活,在方圆几十里,那绝对是最好的,比镇上的很多铁饭碗的待遇都好,要是镇上还不满足的话,这个时代,也没办法满足你的生活了。
傅学华看着董国武,好奇问道:“小董,你是练武的,消耗最大,你饿肚子吗?”
练武的人消耗大,董国武现在仍然天天都在练武呢,所以董国武应该是他们当中消耗最大的小伙子。
董国武激动的说道:“傅场长,当然不饿了,一天三顿,两顿干,还是米饭,怎么可能还饿肚子呢?”
董国武想到养殖场的伙食,忍不住伸伸舌头,顿时觉得自己充满了兴奋,要是这样的生活还不满足的话,那自己就有点不知道好歹了。
傅学华也疑惑的问道:“那李国峰为什么偷吃山芋呢?他有那么饿吗?这话要是传出去的话,那不是给大家丢脸吗?”
包信生忍不住说道:“傅场长,你不知道李国峰的情况,李国峰家里条件不好,他的晚饭都是带回家给家人吃的,他一天只吃两顿呢?”
傅学华意外的问道:“啊?还有这种事情啊?”
于秀马上无辜的说道:“傅场长,这种事情我也不知道啊?”
李国峰家庭困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且住的也比较远,天天晚上都要夜里赶路,除了上夜班,李国峰都是带着晚饭回家吃的。
本来傅学华规定,养殖场的工作人员,一天三顿饭都在养殖场吃,就是担心养殖场的工作人员,把自己的口粮节省给家里其他人吃。
虽然这是孝道,也是良心,可是傅学华不提倡,毕竟养殖场的劳动强度也不小,事情还是比较多的,万一吃不饱肚子,那不是耽误大家的工作。
可是有的人住的比较远,就像李国峰住在李塔村,单程估计有十六里路,走路要一个小时,包信生也一样,住在东棚子,单程也有十几里,王建在浮山大队,单程也差不多有十里路。
要是他们吃了晚饭回家,那就更加晚了,现在是冬天,晚上路上不安全,能够早点回家就更好了。
于秀看到大家的实际困难,对晚饭一定在养殖场吃的事情,就放松了,默许了大家带着晚饭回家吃饭。
这个事情,傅学华也没计较,因为的自己老二和老三,情况也不差多,他们家里的孩子也多,总不能总是让自己的侄子和侄女到养殖场来吃饭吧?
养殖场毕竟是公家的,要是自己的侄子和侄女,天天来吃饭的话,容易受人口舌,所以让他们把晚饭带回家吃,那也不起眼。
再说,把饭带回家,多点少点,谁也不知道,傅学华的每天的口粮那是多多有余,养殖场的食堂又是于秀在管理,所以每天傅学孝和傅学仁都能带回去足够的粮食。
傅学华看到这种情况,就没有再说什么,只要不影响大家的工作情绪,补贴一点家里,有什么好计较的呢,这说明大家有良心,有责任,顾家,这是好事么。